中國中央電視台11日報導,蘋果iPhone手機的「定位服務」,可追蹤並記錄用戶「常去地點」,除了個人隱私可能外洩,國家機密也恐遭竊。對此,蘋果發出聲明表示,「該公司不會追蹤用戶定位,也不會與外界共享用戶定位資訊,更從未與任何國家或政府,就任何產品或服務建立過『後門』,以前沒這樣做,以後也永遠不會」。

央視節目指出, iOS7版本中,定位服務裡的「常去地點」功能(台灣版為「經常位置」),未經用戶同意即會自動開啟,此功能會記錄用戶常去過的地點及時間,甚至能藉此分析出用戶職業、住家位置等資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央視強調,即使關閉該定位功能,這些資訊仍可能會被記錄下來,「每天去哪裡、待了多少時間」都攤在陽光下;央視另引述學者看法報導,此項功能可以大規模蒐集「敏感」資訊,分析國家經濟、民生現況,甚至是國家機密。

央視報導另提到,美國國安局前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曾爆料,蘋果公司不僅會將其蒐集到的資訊轉賣給廣告商,甚至還會轉傳給美國情報單位;該定位功能將使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華爾街日報》報導,針對央視指控,蘋果發出聲明表示,蘋果不會追蹤用戶的定位,也不會與外界共享用戶定位資訊;設置「常去地點」功能是為了讓用戶快速並準確地確定自己的當前位置,包括購物、逛街、尋找最近餐館或計算上班所需時間等。

聲明指出,定位資訊是加密的,不會與蘋果公司或其他第三方共享;「常去地點」功能也非自動開啟,用戶需要手動開啟,才能記錄資訊。蘋果強調,從未與任何國家或政府機構,就任何產品或服務建立過所謂「後門」,以前從沒這樣做,以後也永遠不會。

聲明說,蘋果的所有設備,用戶都能自主控制定位資訊的蒐集與使用。用戶須自主選擇啟用「定位服務」,才能啟用該功能;蘋果不會在得到用戶明確同意前,擅自接收該功能的定位資訊。

聲明強調,蘋果透過用戶密碼,對「常去地點」資訊進行加密,用戶在成功輸入個人密碼後,才可以看到該功能所蒐集的資訊。而當功能鎖定後,在未輸入密碼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查看這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