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今(24)日報導,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指出,懷孕的母親如果在孕期中吃花生,生下來的小孩對花生過敏的機率較低,不過,前提是母體本身不會對花生過敏。

這篇研究分析了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美國8200名兒童,並且由孩子的母親向研究人員回報她們在懷孕期間以及懷孕前後的飲食情況,到了2009年後發現其中有140人對花生過敏。研究人員在比對懷孕的母親在孕期中和分娩後不久的飲食中發現,如果每週食用5份或以上的花生、杏仁、胡桃等堅果類食物,那麼孩子出生後對花生過敏的機率會低於沒有食用堅果類的母親所生下的小孩。

此項研究是由波士頓兒童癌症中心的弗雷澤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完成。研究團隊表示,母親在子宮內的早期接觸,能獲得對特定食物的自然耐受能力(natural tolerance)。

蓋伊與聖湯馬斯NHS信託基金會(Guy's and St Thomas's NHS Foundation Trust)的兒童過敏顧問福克斯(Adam Fox)表示,這些發現雖然非常有趣,但是還是有些微的不確定性。

他表示,目前國際間對於母親是否要食用堅果類食物的處理方式是沒有必要去避免食用,但也不用積極食用。

華爾街日報今(24)日也引述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小兒科臨床副教授麥可楊(Michael C. Young)的說法表示,近幾年美國兒童對堅果類食物的過敏情況嚴重不少,1997年的研究數據只有0.4%,到了2010年增加為1.4%,增加了超過2倍。

過去醫師常建議婦女在孕期與哺乳期間避免食用花生,也建議兒童3歲前不要食用,但是麥可楊表示,近年來新的研究數據都支持「早期接觸過敏原可以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進而降低兒童食物過敏的機率及風險」,因此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2008年就廢除了上述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