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社區這幾天正進行最後的拆除行動,居民更被法務部追討數十萬到數百萬的不當得利;為此,約20多位聲援學生陪同居民今(28)日上午來到財政部門口,高喊「國土變商品,人民變被告」的口號,提出減免不當得利的訴求,更漫天拋灑冥紙、上演行動劇,要求給居民一個協商的機會。稍後,由學生和居民組成的10名代表進入財政部協商,希望能減免不當得利,但半小時內便無功折返。

針對華光社區居民所背負的不當得利,華光社區學生訪調小組成員何友倫指出,這根源於財政部不合理的處理原則。他解釋,按照法律上如何處理違建的規定,有單獨協商、地方政府加入協商、訴訟排除、其它共4種方式,財政部偏偏直接使用了訴訟排除的選項。

何友倫表示,訴訟排除的方法對管理機關來說最迅速、有效,卻對居民造成最大的傷害,也正因財政部選擇了如此不合理的處理原則,讓法務部得以不斷追討不當得利,因此今天大家來到財政部前抗議。

華光社區居民林雅琪也說,依據戶口名簿,住在華光的所有人都被提告,以近5年的土地價值來計算土地使用補償金,年息更高達5%,房子哪一天拆掉,錢就算到哪一天。林雅琪表示,儘管財政部還有一條處理辦法是分期付款,法務部也不給予居民協商的機會,中低收入戶的狀況更從來沒被考慮進去,一味以不當得利作為迫遷的手段。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副署長邊子樹也出面回應。邊子樹一再表示,法務部是依法行政,最初先通知居民限期搬遷,如果當時就搬了,就可以免除不當得利,他認為此舉已充分考量佔用戶的情形。

至於不當得利為何無法再協商或分期付款?邊子樹說,在不當得利的相關法令中,訴訟判決一旦確定,就不能再減免,他更強調法務部當初已給居民思考的空間。但何友倫當場反駁:「思考是指,先被告了再來思考嗎?」

對於邊子樹的回應,何友倫說,其實訴訟判決從來不是結果,而可以是個過程,從關廠工人案就能看出公法、私法之間的爭議,以及案情的轉圜餘地,問題出在法務部不願意打下行政和解契約。

由學生和居民組成的10名代表,稍後進入財政部協商不當得利問題,但30分鐘內就無功而返。參與協商的學生徐亦甫說,國有財產署只是一直把問題丟給管理單位法務部,但法務部昨天也才表示法令不是他們訂的、無法負責,雙方互推皮球。

徐亦甫表示,邊子樹不斷跳針,說財政部不能干預法務部的執行,且基於維護國家財產的原則,財政部的處理標準也不能更改,目前根本沒有機關願意負責,華光社區的不當得利問題仍陷僵局。

學生們以行動劇說明不當得利的殘酷,影射法務部成劊子手。圖3之2:王立柔/攝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副署長邊子樹出面接下陳情書,右為學生何友倫,左為副署長邊子樹。圖3之3:王立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