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3.08.13 陳柔伊 涂鉅旻/台北報導
現正最夯:范斯高和竹節草颱風將合併!大罷免投票日天氣如何?氣象專家解析
為防止狂犬病疫情擴散,數個動保團體代表今(13)日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除公布超過50個動保團體參與的聯合聲明、提出建言外,同時也建議政府透過顏色統一的項圈、噴漆等方式,作為流浪犬貓已施打疫苗的標示,供民眾辨識,避免引起民眾的恐慌。此外,動保團體也呼籲國人勿任意傷害或遺棄動物,避免使狂犬疫情更加嚴峻、增加防疫的困難。
超過50個動保團體經過會商後,於今日召開記者會發布共同聲明。聲明中呼籲,政府應做好寵物登記管理與推動飼主責任教育,同時應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擬定流浪動物防疫政策、提供足夠的疫苗供動物施打,並將已施打疫苗的動物透過項圈或噴漆等方式以便辨識;另外,召集服役中的獸醫師與獸醫系學生協助施打疫苗、優先安排防疫的餵養人與獸醫師注射疫苗等。
針對已經施打過疫苗的流浪犬貓,目前政府機關已用項圈做為標記,但各地方政府所採用的項圈顏色不一致,因此,流浪動物花園理事長黃美華表示,政府應將施打過疫苗的大型犬隻,戴上顏色統一的項圈,以便民眾辨識,小型犬、幼犬、貓則是以黃色噴漆標記,如此一來,民眾如遇到流浪動物時,先看清楚牠們身上的標示,不要過度恐慌。
另外,台灣北、中、南地區已有50個動保團體自願加入疫苗投放及施打疫苗的工作,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動保團體可以提供政府所缺乏的人力,以及發揮對流浪動物熟識的優勢,「我們都準備好了」;她說,任何時候都可以配合政府開始防疫工作,並強調「任何時候開始都比不開始好」,希望政府能夠提高效率,儘快與動保團體開會對話、合作。
陳玉敏還說,雖然狂犬病毒釀成狂犬病,但政府和和媒體報導已釀成「狂人病」,即便現在狂犬病疫情還是以出現在鼬獾身上為主,但政府一下子說要撲殺流浪動物,一下又說要捕捉、收容,她質疑,究竟政府具體的防疫政策為何?
流浪動物之家動物基金會董事長汪麗玲表示,自從狂犬病疫情爆發以來,最常接到的電話,除了詢問哪裡可以為寵物施打疫苗之外,就是「我不能養了,你們可以養嗎?」她擔憂,狂犬病已導致「棄養潮」出現。
此外,為控制狂犬病疫情,台灣大學獸醫系教授葉力森則表示,口服疫苗是目前針對野生動物防疫唯一的方案,他們從7月初就不斷呼籲政府儘快對口服疫苗做評估,但政府卻一直到8月初才同意開始評估,他搖頭說道,口服疫苗在國外已有20年以上的使用經驗,如果照國內的慢速研究和動作,等到好幾個月後開始使用,疫情不知道會變得多嚴重,「防疫就跟作戰一樣」,他強調,政府需要評估,但也需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