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島人」又有重大發現! 透過距今八千年前亮島人1號、2號人骨的DNA萃取分析,成功獲得完整粒線體DNA序列,亮島人1號、2號成為目前亞洲大陸東南沿海一代保存較完整、年代最早的資料,可以推論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亮島,是南島語族祖居地之一。學者陳仲玉推測,從亮島人1號和2號的發現,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自東南沿海這個說法,提供一個有力的證據。

連江縣政府今日召開「亮島人」DNA解密記者會,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家陳仲玉教授及連江縣縣長楊綏生出席,說明「亮島人」研究最新發現。

台灣考古界在2011年底發掘馬祖亮島島尾I遺址時,發現一具年代最早的完整人骨,引起當時學界與社會大眾的重視,陳仲玉表示,這具完好的人類骨骸,墓葬方式為「屈肢葬」,經分析屬約30至35歲男性完整骨骸,命名為亮島人1號。

2012年,陳仲玉與清華大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邱鴻霖助理教授合作,在國防部與文化部的鼎力相助之下,再度挖掘島尾I、II遺址,並發現採「直肢葬」、和亮島人1號年齡差不多的人骨,命名為亮島人2號。

陳仲玉說,亮島人1號與2號相差600多年,除了葬法不同、風俗不同、頭型差異也很大,但是南島語族的血緣本來就很複雜,所以不論是1號或是2號都是南島語族的祖先。

「來到亮島的人應該是季節性的來去,不太可能在亮島定居。」陳仲玉推測,當時亮島人口的流動性應該非常大,而亮島人1號和2號的發現,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自東南沿海這個說法,提供一個有力的證據。

陳仲玉表示,萃取DNA的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汙染,所以在考古過程中,考古人員全程穿戴防護衣,也因此才能幸運地採取到亮島人完整的DNA。

除此之外,能夠採取到這麼完整的人骨和埋葬的環境有密切關係,由於亮島當地的土質純,呈現鹼性(PH質8.3),才能採集到目前福建及台灣一帶最完整的人骨。

縣長楊綏生指出,目前南島語族後代的人口約有2億7千萬,亮島人1、2號的發現,與擴散的關鍵解釋基礎,不僅受國際學界的高度矚目,也將馬祖的歷史地位追朔至8000年前,成為文化資產保存的新亮點。

馬祖地區國民黨籍立委陳雪生說,亮島人的發現對馬祖人來說非常振奮,由於目前亮島還是軍事區,所以非常感謝,國防部及文化部的大力協助,也希望未來能在亮島建立博物館,供民眾參觀。

至於未來的研究規劃,陳仲玉強調,目前「馬祖亮島考古隊」正與德國積極合作,進行亮島人1號與2號的Y染色體分析,以及骨骸修復、3D掃瞄重建、顏面復原,藉由亮島出土之生態遺物進行科學分析,以達到八千年前馬祖列島(包括亮島)的古代環境重建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