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每天有800名婦女因懷孕及生產的併發症死亡。

─在一些國家,想要避孕的婦女只有不到10%能夠取得避孕的方法。

─世界上花最多錢在國民健康的政府是盧森堡。

─80%因瘧疾而死亡的病患只來自14個國家。

─低所得國家的孩童5歲之前的死亡率比高所得國家高出16倍。

─中國現在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高於7/10的東歐國家。

─調查中所有國家幾乎有一半無法在公共部門取得他們為維持基本衛生保健所需的必需用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15日發表2013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過去20年來,各國衛生健康狀況兩極化的現象正明顯縮小差距,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衛生健康已有長足的改善。

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於15日報導,統計數字顯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990年的1,200萬下降至2011年的不到700萬人。但是仍不足以達成在2015年削減至2/3的千禧年發展目標。

WHO表示,國家間的健康差距逐漸縮小,但是健康醫療與衛生保健仍然持續不均。

WHO表示,許多低所得與中所得國家的人民缺乏從公共部門取得藥品的管道,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去私人醫院或診所就醫,價格是公部門的16倍以上。

根據報告顯示,在這些國家,平均只有57%的特定一般無專利的學名藥可以在公部門取得,有些國家甚至低於3%。

全球統計數字顯示,婦女死於生產的人數也有所改善。但是WHO表示,孕產婦死亡率目前全球下降3%的比率,這個數值必須要再加倍,才能達成削減孕產婦死亡率3/4的目標。

2013年版《世界衛生統計》(World Health Statistics)報告,從1990年起超過20年的時間,比對世界上健康狀況最佳與最差的國家。統計數據來自許多來源,包含政府出生與死亡官方文件、醫院病歷、戶口普查以及研究計畫。

「我們的統計數據顯示,整體而言,世界健康狀況最佳與最差國家間的差距正在縮小。」WHO衛生統計暨訊息系統司司長博爾馬博士(Dr. Ties Boerma)表示,「然而,國與國之間、國家內部仍存在健康資源分配不均且重大的差距。」

根據新華社15日報導,WHO秘書長陳馮富珍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為實現千禧年發展目標所做的深切努力顯然已改善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健康狀況,但在距離最後期限不到1,000天的時間裏,需要及時查問這些努力是否推動了消除最富裕國家和最貧窮國家間無法接受的不均衡狀況。」

此外該報告還包括了一些重要訊息:營養不良的狀況得到改觀;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等疾病的感染和死亡人數降低;每年全球約有1,500萬嬰兒早產,其中100萬夭折,早產已成為奪走新生兒生命的首要原因,也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2大元兇;全球近10%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64歲提高至2011年的70歲,其中男性的預期壽命從62歲提高至68歲,女性從67歲提高至72歲等。

世衛組織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提供了世衛組織194個會員國的最新醫療衛生統計資料,涉及壽命、死亡率、傳染疾病、非傳染疾病、醫療服務、健康風險等諸多方面,全面反映了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各類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