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日據時代興建的高雄市第1座陸橋─大公陸橋,當初是為了配合台鐵西臨港線使用,民眾出入鼓山哈馬星一帶而興建,現在被拆除,同樣緣於臨港線,只不過臨港線己功成身退。

台鐵西臨港線鐵道是高雄港貨物運輸樞紐,是見証台灣經濟發展重要交通動脈,由於阻隔鹽程、鼓山區,位於鼓山路及大公路交叉口的大公陸橋成為公路連絡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壽山公園及西子灣風景區的重要入口。

台鐵西臨港線97年停駛後,跨越鐵道的大公陸橋自然失去功能性,大公陸橋完成了歷史任務,市府拆除陸橋並將道路復舊,今(16)日正式通車,鹽程與鼓山的交通路網被切割80年後,再度縫合。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為利於原台鐵西臨港線鐵道兩側地方發展及疏解交通需求,市府進行新樂街、臨海二路臨港線段的打通工程,並辦理大公陸橋拆除暨道路復舊工程,配合「臨港線高雄港站-縱貫線分支口段自行車道系統延伸工程」,打造鄰近地區將成為住商、休閒、遊憩及富有文化氣息,讓社區更趨於多元及具經濟性。

不過,為呼應文史團體的訴求,市府在大公路及鼓山路也保留了6段擋土牆,作為歷史記憶的延續與連結。

台鐵西臨港線拆除後並己完成綠化,大公陸橋也拆除,陳菊宣示,鹽埕綠廊已全線完成,除此,市府在鼓山區的景觀改善工程,鹽埕區公園路綠地開闢近10億元,兩區環境將大幅改善。

高雄第1座陸橋「大公陸橋」拆除後的景觀。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