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生團體以及勞工團體再度前往教育部抗議高學費政策,也再度讓學費話題成為社會焦點。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表示,唸大學不該只被當作自我投資,大學具有公共財的概念,培育的學生往往為企業所用,所以應該針對企業課徵資本利得稅,將這些資源挹注大學院校,讓學生不要有這麼重的學費負擔。

今(27)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請到朱維立與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成員施彥廷,兩人分析大學高學費的結構問題,也談到反高學費運動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針對外界認為台灣學費已經很便宜,施彥廷表示,在比較不同國家的學費時,不應該一視同仁,應該考量各國的消費水準。他說,我國大學學費占一般家庭年收入的4分之1以上,對於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來說更是沉重的負擔。

朱維立指出,現在唸大學雖然已經不是窄門,但是為了找到好的工作,大家都被迫進到大學裡,學習企業所需人才的知識,所以應該用公共財的概念來看待大學。他進一步說,也因為是公共財,所以大學應該具有更多的公共性,包括資源的分配及來源。

不少人會搬出使用者付費來談大學學費問題,朱維立說,他贊同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但是應該是使用大學生的使用者付費,換言之,這些使用大學生的企業應該付出他們應付的。他說,政府應該針對這些企業課徵資本利得稅,將這些稅捐挹注到高等教育中,讓大學生學費降低、甚至免學費。

施彥廷說,目前教育部正在審查三種計算今年學費漲幅的公式,尚未決定要送哪一種到行政院,不過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態度稍有軟化,部長曾表示如果大家對學費漲幅有意見還可以討論,所以也不能排除今年學費不會調漲的可能性。他強調,學生團體將會有後續行動,希望能阻止學費不斷調漲。

朱維立則說,以往大家都在此時關注學費議題,而調整過後就不再討論,他希望能夠讓社會持續討論,凝聚大家對學費不一樣的共識,未來有朝一日能真正號召反高學費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