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華郵》言論引發的學術界「拒絕中時運動」,今(20)日推出第8支影片,由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表達他支持「拒絕中時運動」的思考。他藉由此一事件反思台灣媒體,指出目前最為迫切的是,擴展公共媒體的空間,讓新媒體運動防衛台灣的民主。

吳介民表示,蔡衍明露骨的親共與反民主的言論,反促成台灣社會的警戒與防衛。他認為,台灣當務之急是需要一個新媒體運動。

吳介民說,台灣傳統媒體的空間正逐漸萎縮,因此需要三個面向的新媒體運動,包括強化公廣集團在一般閱聽大眾中的影響力與能見度;其二,台灣仍需要一個優質的平面媒體;再者,無論是公廣還是平面媒體,能結合網路行銷、拓展更多網路閱聽人,並且結合既有的社會媒體。

他認為,一個好的媒體需要專業性、新聞的自主性與新聞的國際視野,而台灣媒體幾乎無國際觀,所以我們並不了解自己與國際社會間的關係。

「拒絕中時」運動原定於昨日拜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蘇蘅,但由於蘇蘅臨時被邀請至立法院備詢而取消。「拒絕中時」運動參與學者黃國昌表示,他們期待NCC再給予會面時間,若無,將不排除透過立法委員針對該案進行質詢,並列席參與。

影片內容即為吳介民表達他支持「拒絕中時運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