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生產67億顆雞蛋,但很少人知道這些蛋是怎樣生產出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2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揭發俗稱「格子籠蛋雞」飼養方式的慘狀。動社會主任陳玉敏指出,這些雞被關在窄小的空間,終其一生淪為「產蛋機器」,養雞場宛如蛋雞的「血汗工廠」。她強調,台灣已經有少數業者用室內平飼或放牧式飼養蛋雞,呼籲消費者能選擇這些健康雞所生產的健康雞蛋。

陳玉敏表示,台灣的蛋雞飼養99%都是採俗稱「格子籠蛋雞」的飼養法,這種飼養方式將2到4隻雞關進一個僅比A4紙張大一點的籠子裡,吃喝拉撒都在窄小的空間裡,母雞和母雞間往往互相踩踏、互啄羽毛,腳更是一輩子都無法觸碰到地面,處境悽慘。

動社會執行長朱增宏指出,這種方式飼養的母雞往往代謝不良、骨質疏鬆,飼主必須用施打很多的藥物、抗生素、營養劑,如此生出來的雞蛋也是不健康的蛋,除了營養價值低落,恐怕還有藥物殘留的疑慮。

朱增宏進一步表示,有別於傳統格子籠的飼養法,室內放養的平飼(Barn)或是放牧(Free range)飼養,讓雞有更大的空間活動,設有高於地面的棲架讓雞可以站在上面,還有可以讓雞洗沙浴的沙坑,讓雞可以更健康的生產雞蛋,「建康的雞才能給我們健康的蛋」。

陳玉敏則指出,歐盟已經自今年1月1日起禁止傳統籠飼,並立法規定市售雞蛋必須標示飼養方式,讓消費者可以在平飼、放牧、有機飼養間做選擇。

她說台灣已經有4家業者採放牧飼養、2家全場平飼、3家部分平飼/放牧,部分籠飼、1家採有機飼養,希望消費者可以購買非籠飼的雞蛋,讓業者有更多動力改用健康的飼養方式。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課技正周文玲坦承,全面改變飼養方式將衝擊全台1700多戶蛋農生計,她認為應該參考歐盟作法,歐盟花了將近20年才完成飼養方式的改革,也才使消費者慢慢接受健康飼養方式的雞蛋。

周文玲說,若採室內平飼將增加每隻雞260元的硬體成本,這對蛋農來說是不小負擔,所以還需要時間來慢慢推動。她指出,與目前市售雞蛋1顆2至4元比較,平飼或放牧生產的雞蛋1顆將近10多元,這樣的價格尚無法讓消費者全面接受,所以有待政府的努力與消費者觀念的改變,才能讓健康方式生產的雞蛋更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