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陸委會副主委、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童振源今(1)日表示,台灣的中國戰略必須先立足於中國對台政策的歷史反思,分析中國對台政策的歷史演變、趨勢、特徵與影響變數,台灣才能提出有效的因應戰略。至於最近被朝野熱門討論的「九二共識」,童振源認為,應稱為「零八共識」,亦即「九二共識、各自表述、反對台獨、實質一中」,但由於其係透過兩岸默契運作,並沒有成文的共識內涵,使得未來是否能持續運作充滿不確定性。

童振源預計於9月26日發表新書「台灣的中國戰略:扈從到平衡」,該書從中國對台政策開始討論,進而分析台灣面對的兩岸與國際戰略情勢,最後提出台灣的中國戰略建議。

童振源說,所謂「戰略」是一個整合性、總體性、長期性的政策有機組合,以創造台灣的極大國家利益。將從2003年前的中國對台政策開始探討,特別著重在李登輝總統執政的1990年代到陳水扁總統執政初期,以及分析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16屆全國代表大會(16大)的對台政策走向。

童振源認為,中國對台採取的策略主要有「內外兼施」與「軟硬兩手」2大類。所謂「內外兼施」指的是「分化內部」(分化台灣內部)與「聯外制台」(聯合外在力量箝制台灣)。所謂「軟硬兩手」,硬的一手指的是「以戰促談、以戰脅民、以戰逼讓、以戰止戰」;軟的一手指的是透過兩岸經貿交流達成「以經濟促進統一」與「發展中國經濟」2項目標。

從2000-2007年,武力威脅、聯美制台、分化內部、經濟利誘是中國對台政策的4大支柱。在這段期間,中國經濟崛起、國際反恐格局、台灣朝野對立賦予中國相對優勢的戰略地位,對台灣施加巨大的政治壓力,導致中國不願大幅度務實調整對台灣的政策框架與作為,持續杯葛或延宕與台灣的功能性議題協商。

但2008年馬英九就任為中華民國總統後,兩岸政治對峙氣氛緩和、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與中國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恢復協商、兩岸經貿進一步開放、兩岸外交對抗似乎緩和。面對之前8年的互動僵局,中國比較務實面對馬政府,珍惜兩岸關係緩和的契機。

因此,童振源進一步分析當前最重要的兩岸與國際戰略互動的4個面向,包括從「九二共識」到「零八共識」、中國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的可能性評估、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爭議與成效,以及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其中,「九二共識」、兩岸經濟依賴、ECFA與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體制,更是馬英九執政以來,最重要的兩岸議題。

對於最近被藍綠熱烈討論的「九二共識」問題,童振源表示,兩岸在1992年底達成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默契,以非常模糊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然後在1993年初啟動兩岸正式協商。然而,1992年形成的默契相當侷限而且模糊。後來台灣推動憲政體制的改造、國家認同的重建、國際外交的擴展後,中國便認為台灣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

從1993年之後,兩岸政府便開始爭議1992年默契(或共識)的內容與適用範圍,但兩岸始終無法取得共識。因此,除了1998年有短暫互動外,兩岸協商在2005年之前幾乎沒有實質的事務性議題協商,更不要說政治或軍事議題的協商。李登輝總統在1999年7月9日發表的「兩國論」(特殊國與國關係),讓中國政府徹底反對「九二共識」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一中各表),使「九二共識」的模糊戰略空間喪失殆盡。

童振源說,扁政府時期,由於陳水扁是透過台灣憲政體制下的全民直選成為總統,與中國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民進黨從來就沒有與共產黨發生過內戰,中國要以內戰的歷史與形式定義兩岸關係變得相當困難。因此,中國政府一方面要求民進黨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但另一方面開始以「九二共識」的模糊內涵替代「一個中國原則」,以便爭取民進黨政府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某種程度認同或連結。

童振源指出,陳水扁始終沒有接受「九二共識」的概念,兩岸政府在2005年初之後以「澳門模式」進行事務性議題的協商,由兩岸政府授權的民間組織出面聯繫,但是由兩岸政府官員直接面對面進行協商。「澳門模式」可以24個字描述:擱置爭議、不設前提、相互尊重、實事求是、政府主導、民間協助。這樣的協商模式比2000年前李登輝總統執政時期的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協商模式還要進步。但在協商過程中,中國政府有時仍會設置某些政治障礙,阻撓兩岸協商的進度。

童振源提到,直到國民黨再度執政後,中國調整立場,不再公開反對「一中各表」的說法,而且採取言詞上寬鬆、實質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法。兩岸在2008年形成新的共識,以進行事務性議題協商。這樣的共識與1992年達成的默契或共識是不一樣的,童振源稱其為「零八共識」,亦即「九二共識、各自表述、反對台獨、實質一中」。

「零八共識」的形成是透過兩岸默契在運作,並沒有成文的共識內涵,雖帶來一些正面的發展,卻存在兩股抗衡力量的緊張關係,使得未來「零八共識」是否能持續運作充滿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