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國策智庫今(13日)舉行「司法改革」新書發表會。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指出,台灣司法體系是二十幾年來民主化的過程中,始終無法進行改革的地方。而律師顧立雄則以蘇建和案為例指出,應該建立對司法問責的機制,才能達成司法應有的品質與效率。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員林雍昇表示,台灣自1990年以來,台灣受到民主化洗禮的唯有行政與立法部門,而司法部門仍舊無視於外界的變動,毫無人民置喙的餘地。他說,一句「司法獨立、依法審判」就把所有問題打回票,根本是司法獨裁,且「世界上任何號稱民主先進國家,都看不到像台灣這樣的例子」。

林雍昇表示「司法改革」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就是「建立保障人權與值得信賴的司法」,並且把國會、人民拉進來一起進行司法改革,因為「沒有人民參與的改革,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改革」。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峯正表示,司法院半年前設立觀審制的研議委員會,對外不斷發送人民支持觀審制的消息,且司法院長賴浩敏在委員會未有結論時即對外表示明年一月就會在嘉義及士林地院試行。

他說,整個決策過程卻未納入人民意見,且觀審制每天給三千塊出席費、放有薪假,但最後的意見卻無法影響法官審判。「這種形式化、空洞化的改革究竟有什麼意義?」質疑為了選舉,司法被政治把持。

對於司法的改革,顧立雄認為,台灣欠缺優良的司法傳統與教育,司法首長也缺乏與人民對話的意願與機制,使司法改革淪為業績吹噓的展示櫥窗,無法有效改善司法品質與效率。

顧立雄表示,現在需要建立的是對司法「問責」的機制與司法院內的權力制衡,其中更包含讓「檢審徹底分家」,避免學長學弟一家親的肉麻情形。他說,蘇建和一案是司法舊俗造成的結果,每次談到蘇案都是對司法公信力的傷害,希望司法的改革能夠透過蘇案有深切地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