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簽署ECFA協議今(29)日屆滿周年,「兩岸協議」監督聯盟舉辦記者會,發表「台灣如何因應2012年以後的兩岸新局」聲明,提出推動簽署兩岸人權協議、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推動以就業成長為導向的公共政策共3項主張。

兩督盟指出,2008年以來,在九二共識、外交休兵、國防休兵、兩岸關係國內化等基礎上,馬政府沾沾自喜於中台關係大幅改善,但這個「改善」的代價,卻是陳雲林來台的大規模警察暴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文件將台灣定位為中國一省,以及台嫌遭菲律賓遣送至中國等一連串否定台灣主權且侵害台灣人權、危害台灣民主體制的事件。最新的事件是台灣公民連松慶在證據矛盾的情況下遭中國法院宣判死刑,即將面臨死刑的執行,但整個審判過程,嚴重缺少正當法律程序的保障。

兩督盟說,雖有《零八憲章》的出現,但中國的人權狀況正在不斷的惡化中。中國維權人士胡佳、高智晟、陳光誠,乃至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知名藝術家艾未未等,都受到不當的拘禁。

因此,兩督盟要求兩岸關係要「先人權,後政治」,並且推動簽署兩岸人權協議。據兩督盟指出,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人權是兩岸距離的指標」,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說「應將人權條款置入與中國簽署的各項協議中」,顯見朝野政治領袖都同意以「人權優先」做為兩岸關係的基本價值,並同意以兩項人權公約做為兩岸人權共識的基礎。

兩督盟呼籲馬英九及蔡英文在2012大選前做出以下承諾:(一)在未來兩岸談判的進程上,秉持「先人權,後政治」原則,在兩岸完成《基礎人權協議》的簽署前,不應進入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中程協議等政治談判。(二)就目前兩岸洽談中的投資保障協議及核安協議,提出應納入人權條款的具體條文主張。

其次,兩督盟認為,應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強化國會與公民監督機制。2012大選無論藍綠誰勝出,兩岸關係與中國因素都將成為台灣民主體制與新任總統的嚴峻挑戰。

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無論誰當選總統,唯有深化民主,經由公民參與、社會對話、國會監督以及必要時,由公民投票所整合出來的台灣民意與高度共識,方能因應2012年以後兩岸關係與中國因素的新挑戰。兩督盟還主張,檢討廢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行政機關的空白授權規定。

最後,兩督盟表示,在ECFA簽署滿周年之際,台灣的就業市場持續惡化,低薪與不穩定工作機會充斥,長期失業者持續增加,非勞動力人數屢創歷史新高,勞動參與率也持續下降。馬政府為了GDP的成長雀躍,卻始終不願意面對在大量三角貿易下,納入國內生產毛額統計的企業營收,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在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生產,對於國內勞工就業,並沒有幫助。

兩督盟指出,去年上市上櫃公司對中國投資增加115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1998至2007年,累計投資中國649億美元,從2008年至今3年間,更增加了324億美元,由此可見,近幾年資本加速外移中國。

所以,兩督盟要求推動以就業成長為導向的公共政策,揚棄以GDP成長為目標的舊思維。同時,舉辦公民會議,以公民審議的方式,重新檢討行政院「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及「因應貿易自由化就業協助措施補助要點」。政院並應落實就業影響評估,邀請勞工代表與專家學者參與,評估政策對各產業、地域、性別、職務工作者的就業衝擊及其因應措施,該就業影響評估報告也應送立法院備查,接受國會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