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客座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前天在加拿大《環球郵報》 (the Globe and Mail)撰文指出,中國出口導向的成長已經再也無法維繫下去,迫切需要改造為內需帶動的成長模式。然而,彭博社記者哈姆林(Kevin Hamlin )今日凌晨發出的一篇報導卻指出,中國的境內消費支出在此關鍵時刻不增反減。

哈姆林這篇報導引述北京1位胡姓室內裝潢業者的話說,消費的高峰已經過去了。胡老闆去年每天的營業額約4千人民幣,今年已經銳減到剩下3千人民幣。哈姆林指出,胡老闆的損失顯示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面臨的兩難。他試圖控制通貨膨脹,卻妨礙了讓消費者來帶動中國經濟的謀略。中國未能成功地減低對出口和投資的倚賴,使該國更容易受國外需求變動波及,也會受制於房地產市場的榮景與蕭條。

中國官方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零售業銷售額成長率下滑到16.9%,低於過去5年來的平均值,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在食品價格飆漲下所呈現的。相對之下,今年前5個月投入固定資產如廠房和房地產上的支出,則高達26%,漲勢幾乎達到全年的水準。

北京清大的程致宇教授認為,中國的消費根本還沒有達到「起飛」的水準,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只是從外銷換到投資而已。

倫敦資本經濟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們評估,中國私人消費在去年只佔該國GDP的34%,創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最低記錄;10年前,這個比例還曾達到46%。

曾經擔任英國財政部顧問的倫敦資本經濟顧問公司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指出,這個趨勢在過去幾年來是持續走下坡的。

儘管中國的決策者為了強化境內需求而擁抱加薪政策,中國的食物價格在5月份上漲12%,卻削弱該國一般家戶的購買力。年儲蓄利率3.25%,也趕不上一年高達5.5%的通貨膨脹率。外匯利率的調整太低,也意味著進口商品的價格變高。

房地產的價格也是沉重的負擔。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公佈的調查結果,74%的人認為,房地產的價格太高。雖然中國當局調高利率,並對2胎和3胎貸款加以限制,房市價格依舊直線飆漲。勞動者的不滿情緒高漲,已經在某些區域釀成暴動和示威活動。

中國當局從2006年起就誓言要提高境內消費佔GDP的比重,迄今毫無效果。根據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的資料,中國境內消費佔GDP的比重只有美國水準的一半,也只達歐洲國家和日本的60%。

中國的外銷金額在5月份,比內銷金額高出130億美元。上海渣打銀行分析師魏利指出,倚賴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使中國很容易受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類的外部因素影響,而利用投資來帶動經濟擴張卻不太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

哈姆林指出,此際美國的失業率回升到9%、歐元區的投資者又對一些歐洲國家的國債負擔感到不安,風險就很大。中國在2008年曾祭出財政刺激措施並採取信用擴張,如今該國卻因必須控制通貨膨脹而不再擁有太多彈性空間。

提升工資或許可以刺激消費支出。根據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AG)的情報,中國流動勞工的工資在2010年已經上漲40%,在未來3年內還可能調高20%到30%。中國政府也已經增加健康保險和退休金的支出,並計劃在2015年以前打造3千6百萬低價房舍。

香港花旗銀行經濟學家丁爽指出,這並不是轉捩點。他說,這儘管是個好的計畫,但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改變,中國的經濟成長仍舊是靠投資來帶動。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則認為,中國需要在5年內讓境內消費比GDP的成長率快3%。這將會是創記錄的高消費成長;短期之內,我們不會看到太大的改變。

在這篇報導一開頭出現的胡姓業主也說,今年錢不太好賺,生意很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