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昨夜在美國國防大學發表演說,捍衛美軍在利比亞行動中的角色。《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米班克(Dana Milbank)隨即撰文分析其中的歐巴馬主義風格。

米班克首先提醒讀者,歐巴馬選在國防大學發表演說有其用意。前總統小布希曾經5度在這所軍事學校發表強硬的反恐談話。歐巴馬跑到那裏向全美人民說明,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是合理的。

米班克說,在這個行動已經展開10天之後,歐巴馬終於準備好要揭示他的行動綱領。然而對這場演說抱持期待者恐怕會感到失望,歐巴馬昨夜的演說其實不具有行動綱領的意義。相較於小布希的明確和絕對道德色彩,歐巴馬是站在外交政策的灰色地帶。

歐巴馬在演說中指出利比亞的局勢嚴重,而美國有能力阻止利比亞政府的暴行。美國可以在不動用美軍地面部隊的情況下,阻卻格達費的軍隊前進。

米班克認為,歐巴馬這個說法是一種針對戰爭負擔與捍衛美國價值所做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承擔責任和不要過度伸張實力兩者之間如何平衡拿捏,一直是歐巴馬主義所關心的。

歐巴馬說,在必須防衛美國人民、家園、盟友以及核心利益時,他會毫不猶豫地甚至單邊地動用武力;但有時在美國的安全沒有直接受到威脅,而利益與價值受損害時,這時美國不該害怕採取行動,只是這樣的行動不應該由美國單獨承擔。

米班克認為,這就是為何共和黨人如羅姆尼(Mitt Romney)等會嘲笑歐巴馬的外交政策之緣故。的確,相較於當年小布希那種要人選邊站的態勢,歐巴馬的回答是模糊又令人難以滿意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許沒有一個固定的歐巴馬主義也不是壞事。畢竟,小布希堅持他的主義,讓他遇到一堆麻煩。人人都知道小布希主義的內涵,但這卻讓美國因著錯誤的假設而攻打伊拉克,得罪盟邦。

對比之下,歐巴馬主義一直令人難以捉摸。他遲遲不對利比亞行動做出決策,導致許多疑惑。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所做的民調就顯示,儘管大多數的受訪者支持攻打利比亞,17%的受訪者是沒有意見的。更重要的是,50%的受訪者不認為美國和其盟邦在這個行動上有明確的目標。

歐巴馬昨夜在國防大學的演說中採用了類似小布希的措詞,稱呼格達費為「暴君」,說他殘害反對派、恐怖對待無辜者,並殺害美國人;但他話鋒一轉,又提醒世人,這次的軍事行動是「有限的」、「只為了要救人命」,並且為了降低「風險與成本」,相關的責任必須被轉移(給北約)。

在美國,反對任何干預和希望把格達費趕下台的聲音都有,歐巴馬的政策是在兩者中間。他說,干預有其成本和風險,因此美國必須在自己的利益和採取行動之間有所拿捏。這次的行動對美國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不對利比亞採取行動,美國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動用武力把格達費趕下台,美國軍人也要面臨更大的危險。

米班克說,歐巴馬主義微妙到令人抓狂。權衡成本的做法確實沒有(小布希那種)煙硝瀰漫和出生入死精彩,但也不能說這就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