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韓森(Victor Davis Hanson)投書美國保守主義的重要刊物《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 Online),指出21世紀仍將是美國人的世紀,理由是其他的爭霸者欠缺維繫強權的必要文化。

韓森開宗明義指出,當前美國所面對的國債高築、經濟衰退、政治爭鬥使許多人認為美國即將被其他爭霸者所取代,這種觀點其實根本不是新鮮事。1930年代的大蕭條、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肅殺氣氛、1960年代甘迺迪兄弟與金恩博士被暗殺、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水門案,都曾經讓許多人對美國的前景抱持相當灰暗的觀點。

同樣周而復始的,是世人認為這個國家或那個國家做得比美國好太多了!1940年代蘇聯紅軍在東線擊敗希特勒的德意志國防軍,共產勢力不只橫掃東歐,毛澤東也在中國得勝,朝鮮、古巴也紛紛赤化。當時計畫經濟的態勢好像就要取代不公不義又沒效率的西方資本主義。然而,半個世紀以後,大部分的共黨政權不是崩潰了,就是改弦易轍。

1980年代,日本也曾經駸駸然有天下第一之勢;但1990年泡沫破滅導致嚴重衰退,迄今仍在苦苦掙扎。

本世紀初,歐元勝過美元,歐洲的軟實力也比小布希時代美國的牛仔形象好太多了。歐盟成了典範,看起來樣樣比美國好。但現在歐洲卻是舊的一波危機未平,新的一波危機又起,疲於奔命,處處顯出病容。

當前最流行的曲調,自然是中國就要成功地趕過美國了。她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而經濟成長率卻遠高過美國,且預算盈餘多過債務;至於該國內部社會問題、重商主義、環境惡化、國家控制企業的狀態,沒有太多人注意。

韓森指出,過去數10年來的發展始終有兩個不變的重點:第一,美國經歷許許多多自我懷疑的年代,結果是不斷地覺醒並重新振作。國債高築,就讓美國振作起來,以財政緊縮和節約來矯正過去的浪費。其次,美國的衰弱是相對的,而沒有導致霸權真空。沒有錯,中國、印度和巴西是可以在21世紀突飛猛進;然而,「要衡量一個國家的真實力量,還是要看她的體質-人口結構、文化和制度,而不是短期的病徵」。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比歐洲更能將移民融合、吸納不同的種族和族群,而俄羅斯、中國與日本在文化上都沒有辦法接納數百萬看起來不像斯拉夫人、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少數民族。伊斯蘭世界則無法確保基督徒、猶太教徒和印度教徒被平等對待,以及女性的政治平等。

韓森說,美國的憲法已歷經233年的考驗;相較之下,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和韓國等國的憲法,甚至歐盟憲法的運作都不過一甲子。美國人上次自己人打自己人是150年以前的事,而那些與美國爭霸的國家,則大多在過去100年內有好幾百萬條人命死在內亂和內戰之中。

韓森在結論中說,一個國家的健康與否,不是看幾回合的經濟衰退或自我懷疑,而是看該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基礎的耐久性。儘管美國現在看起來病懨懨的,卻仍舊持續成長、穩定、接納多種民族、透明、個人主義、自我批判,並且採取功績制;這些優點,在那些與美國爭霸的國家中,則並不全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