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部份鄰里被掩埋,是多數人憶及莫拉克風災立即能重組的印象之一,由於小林人的家園已毀,所以自主重建成為小林重建發展協會的主要訴求。風災滿週年之際,小林人重建夢想在永久屋被建成「國際示範村」的壓力之下宣告破滅,小林人感嘆之餘也表示除非重建契機出現,否則會繼續住在組合屋。

小林村9至18鄰在風災中被夷為平地,474個罹難數震驚全台。由於小林已無法繼續居住,災後政府選擇在靠近小林村的五里埔與大愛村,規劃生還者的重建事宜,官方評定可以進住大愛村的有60戶,目前已有30戶小林人入住;由紅十字會承辦的五里埔重建,也有90戶小林的名額,但約100多戶,2/3的小林人決定跳脫這兩個選項,欲在大愛村興建的月眉基地重建小林二村。

去年底小林村民與高雄縣其他受災戶在行政院門口陳情,一度讓小林人燃起自主重建的希望。於是小林重建會在今年1月曾提出1份在月眉邊陲,大愛村附近興建二村的設計圖,不過重建會會長蔡松喻直指小林人必須受限慈濟大愛村的興建工程,第一期工程尚未結束前並不會先把土地撥給其他單位負責月眉的小林二村,他也說許多小林人擔心只有一次永久屋選擇權,也提不出房屋毀損證明,擔心真的無路可走就搬遷進了大愛村。

「小林人沒有家」是蔡松喻堅持重建一定要按照回憶裡小林村模樣建造的原因,他說在大愛村的其他居民也有如此要求,南沙魯的族民還能回到山上的家,不過小林舊村已被認定危險區域,所以新家一定要按照小林的意願重建。

小林重建在慈濟與高雄縣政府間擺蕩,未料7月28日高雄縣政府仍然提出小林二村不由慈濟來蓋,改由高雄縣政府接手,但卻還是要蓋成慈濟大愛村樣板的提議。蔡松喻甚至說,縣政府告訴他們中央希望月眉永久屋都維持一樣外觀,才能成為「國際典範」。

蔡松喻直批「家」應該以居民習慣、需求為優先,中央政府「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就是這個用意,但是慈濟大愛村的房屋模型並不會讓小林人看了就想回家。

他說重建應該讓災民看了舒服,而不是建造者或政府看了舒服,而政府「國際典範」的態度,簡直是犧牲了災民的生存權。「要重建的是小林村,而不是國際示範村」,蔡松喻認為政府完全不尊重文化多樣性。

由於五里埔無法承載過多的居民,另一部分的小林人只好繼續在組合屋等待自主重建的契機再次出現,他們不要自己的家被政府與慈濟犧牲當作國際典範,也希望小林的文化多樣性與族群感情能被外界重視,這也是促使小林人6日再次走上街頭的原因。

影片說明:網友siraya1982上傳,描述小林居民想要在杉林月眉農場,也是大愛村現址旁邊,搭蓋記憶中的小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