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於台灣在歐洲走紅的編舞家、導演林美虹,將帶著她的最新作品「天鵝之歌」回到台灣,這是在國外30年的林美虹第一次帶著她的舞團跟作品回到故鄉,她特別興奮,卻有些近鄉情怯。

首次回到台灣,林美虹希望帶回來最新的作品,她說,「天鵝之歌」是在去年11月才剛剛首演結束,一直到3天前還在表演;這部舞蹈劇改編自比利時作家洛登巴赫在1892年所寫的「布魯日.死城」,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

林美虹的靈感取自於這個作品,但並不是用敘事性的舞蹈在舞台上呈現,她所要講的事更多,她把在閱讀作品中的感動,還有某些段落的想法,透過6個場景分享給觀眾。

林美虹說,天鵝之歌的劇情很簡單,一個喪偶的鰥夫,非常愛他的妻子,沒有辦法放下這份思念,就逃離他們居住的城市—巴黎,逃到布魯日這個城市;19世紀末,布魯日這個城市有一股頹廢的藝術風潮,整個城市感覺非常沈重,也因為天氣的關係,整個城市充滿了憂鬱的氣氛。

林美虹指出,整個「天鵝之歌」的故事,環繞在主人翁雨果身上,他到布魯日之後,有一個照顧他的侍女,在偶然的機會,遇見一個年輕的舞者,長得跟亡妻非常相像,劇情繞著這四個人物,要講的是放不下的感情、一份捨棄不了的思念,造成現實與幻想、死亡與生存的掙扎。

至於劇名為什麼叫「天鵝之歌」?林美虹也解釋說,布魯日這個城市有三多,就是教堂多、運河多、天鵝多,而天鵝在歐洲有特別的指涉,代表的是絕響的意思,當天鵝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叫的時候,代表牠即將死亡,現在用這個意思來形容藝術家最後的一個作品。

另外,林美虹也說,天鵝在19世紀末,有牠的代表意義,代表純潔、不變的愛、美感,所以跟「布魯日.死城」這個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念相同。

至於表現形式,林美虹覺得沒有痛過,就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所以她的呈現會用相反的,用戲謔反諷影射的手法,讓觀眾在輕鬆快樂的場景中,看見隱藏在背面的其他東西。

為了幫助觀賞者瞭解舞劇,3月12日-14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天鵝之歌」,在開場前半小時,都有導聆,讓觀眾可以在進去前,先有一個概念。林美虹表示,舞蹈劇場特別重視戲劇張力跟舞蹈的呈現,有很多畫面、很棒的身體語彙可以看,她很期待跟台灣觀眾對話的機會。

除了第一次把自己的編舞作品帶回台灣外,林美虹表示,她最近還有一個計畫,而且已進行了將近3年的時間,就是改編李昂的作品「彩妝血祭」。林美虹說,她讀過李昂的作品「彩妝血祭」,被作品中所描寫的情感跟情境感動,心裡一直在想,要把這個作品用舞蹈劇場的形式呈現在舞台上面,希望可以很快達成這個心願。(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