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發表文章批評,她在參與醫學系評鑑時,看到台大醫學生在課堂上吃泡麵、啃雞腿、睡大覺,引起大學生們在網路上熱烈討論。

台大批踢踢的網友表示支持,不應該合理化遲到,遲到本來就是不對的。不過台大醫學院教授柯文哲卻反擊:「這裡是台大醫學院,又不是台大補習班,不然她希望學生怎麼樣,每個都理光頭、穿卡其褲,頭上再綁個必勝是不是?」

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今天也針對這個話題,邀請台大農經系學生王安慈一起討論。對於上課吃東西、看連續劇等行為,王安慈表示,許多課程,教授就開宗明義地說明不禁止,她認為課堂狀況的觀察,也應考慮當堂的教授與學生協議。不過她還是強調,基於互相尊重,她不贊成課堂裡飲食。

洪蘭在天下雜誌的文章,也引起台大校方的反應,表示將開設禮儀課程。台大學生的生活教育是不是真的有待改善,王安慈分享她個人的觀察,台大生也許比較會唸書,卻也不代表生活當中,比同儕更能知道待人接物,尊重他人;而不只台大學生,一位政大同學也說,課堂中睡覺或吃東西的學生,在政大也比比皆是。

至於媒體上討論大學通識課程只是大學生的「營養學分」,王安慈說,在專業課程之外,對大學通識課的上課態度,要根據課程的內容而定。她指出被學生暱稱營養學分的通識課上課經驗,因為其通識有公開題庫,平常考試也是出選擇題,又因台大沒有點名制度,自然上課不用太積極,也能考試過關。

王安慈強調,學校裡還是有內容精彩,值得聚精會神同學接受教授聽講的通識課,例如,她個人就覺得「校園文化與資產」可以增進對母校的認識,有助於學生提高對於校園的認同感,受課經驗相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