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4 日,高市早苗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成為該黨歷史上首位女性領導人,由於自民黨為日本執政黨,高市極有機會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這次打破日本性別政治天花板的歷史性選舉,象徵日本在國內政治經濟,及區域和平的國家戰略方向將展現新契機。
強化國際夥伴與區域穩定的韌性政策
高市早苗在 2022 至 2024 年間擔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主要負責應對全球供應鏈脆弱化、技術保護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議題。任內積極推動半導體生產與關鍵技術研發的國內化,並倡導加強與美國、歐洲民主國家的技術協作。這些政策反映高市具備宏觀的地緣政治視野與對戰略產業的深刻理解。未來若能延續這些方針,高市有望強化日本在經濟安全領域的制度設計與政策連貫性。
在印太地區局勢多變、地緣競爭升溫的背景下,高市主張以經濟安全為核心,深化日本與盟國間的合作,促進日美科技供應鏈的制度化管理,並呼籲透過法規協調與資訊共享機制來提高整體韌性。若新政府能持續這一方向,日本有機會在區域安全與經濟穩定中扮演更積極的「制度連結橋梁」,推動印太地區的信任與協作。
未來挑戰--半導體/ 科技產業發展與關稅貿易戰
面對全球科技重組、經濟動盪與綠能轉型浪潮,高市可將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及新能源視為日本戰略發展的關鍵支柱,不僅關乎長期競爭力,更涉及國家安全。惟日本國內長期經濟疲弱與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將考驗是否能在推進技術創新與維持財政穩健之間取得平衡。
有關美國關稅政策,日本未有累加關稅,在亞洲國家中目前已取得較為有利的方案,因此高市領導的新政府或可採用「選擇性彈性談判」策略,針對未來擬發展的高科技、關鍵零組件等日本戰略產業尋求更優惠或非關稅貿易措施,強化產業鏈自主和彈性。同時,日本居於CPTPP主導國,具有與其他自由貿易夥伴擴展多元關稅與投資協定的優勢條件,得以緩解美關稅壓力,打造多邊貿易防護網,應對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動。
高市早苗的崛起,象徵日本政治即將邁入結合「國家主導經濟」與「靈活地緣戰略」的新界。但當前仍存在如何在全球供應鏈政治化、AI科技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下,為日本構築兼顧經濟與安全的雙重韌性的巨大挑戰。此外,化解國內保守派與經濟界之間的政策分歧,調整合理的稅制政策,並穩妥推動改革,形塑高市經濟發展之箭,亦是日本國內政經亟需面對的議題。
日本在傳承延續方面向來表現卓越,從食衣住行中數百年屹立不搖的老鋪,到結合新創技術所保留的傳統工藝。正如19世紀血清療法之父北里柴三郎開創的醫學研究精神,日本的醫學研究至21世紀,坂口志文研發出的自體免疫T細胞癌症治療於2025年10月6日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大和傳統教育文化孕育出的高市早苗,將會為日本開創怎樣的政治新局,同樣令人充滿期待與希望。
(文/ 傅馨儀,執業律師&仲裁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