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溫馨的教師節前夕,全國22縣市教師工會幹部在教育部前集結。這群老師們不僅是為了發聲,更是為了點燃希望。提出的五大訴求,正是攜手共創教育新未來的藍圖。這份藍圖充滿了對教育的熱情與期盼,倘若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我們就能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充滿希望的學習殿堂。

    第一,挺專業、拒民粹。近年來,教育政策常受民粹及輿論影響,而非基於教育專業。這使得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自主性持續被侵蝕,最終讓老師淪為犧牲品。且讓教育決策回歸專業,由深耕教學現場的教育工作者擔任主導,避免被非專業的聲音綁架。

    第二,減雜務、助教學。教師的本職是教學與輔導,非教學工作包羅萬象,不僅影響正常化教學,更消磨了基層老師對教育的熱情。聲援的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說得好:「讓老師回歸教學本業,確認專業分工;讓孩子擁有更安心、更有品質的學習環境。」

    第三,護專業、斬濫訴。現場老師最大的壓力,不在教學,而是動輒得咎的投訴。信任是教育成功的關鍵,盼透過暫緩或廢除校事會議制度,遏止惡意濫訴。我們不僅能保護老師的專業尊嚴,更能重新建構親師之間的信任關係。當校園不再被無謂的法律糾紛困擾,師生都能專注於教育的本質,讓愛與尊重成為校園最美的風景。

    第四,顧校安、增人力。增設專職校安與輔導人力,面對校園安全挑戰,我們需要團結合作。增補專業校安與輔導人力,不僅是為了應對潛在風險,更是為了建立更堅實的校園安全網。教育始終是希望工程,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讓我們共同為孩子們築起一個安全、溫馨的成長空間。

    第五,穩師資、調待遇。物價上漲,薪資卻長期停滯,削弱優秀人才投身教育界的誘因。迎向未來的教育體系,需要優質新血持續加入。期盼政府能正視教師的薪資與待遇結構,建立合理的調整機制,讓奉獻教育不再是熱情的獨舞,而是充滿光明與前景的職業生涯。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教育行列,為台灣教育帶來嶄新的活力。

    挺老師,就是挺台灣。 這五大訴求並非高談闊論,每一次建言與行動,都是台灣教育進步的動力。支持老師,就是支持孩子的未來,也是台灣最長遠的投資。唯有堅強的教育體系,才是國家永續發展最穩固的基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