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陣子大肆的紀念「抗戰勝利」,這一次,我們的陸委倒是說到了重點,既然要回顧歷史,為什麼對蘇聯當年奪走東北領土的事隻字不提呢?
我們都知道,歷史怎麼寫,本來就會隨著政權不同而改變,記得我們小時候的課本,曾經只有單一的「官方版本」,但後來逐漸加入二二八、白色恐怖、民主化進程,雖然爭議不斷,至少學生能讀到不同的歷史切入面。今天在教室裡,你可以舉手提問:為什麼要這樣寫?是不是還有別的觀點?老師甚至會鼓勵辯論,這就是民主社會的日常。
反觀中國,課堂上只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誰多問一句,就被視為「思想有問題」。電視上高喊「勿忘國恥」,卻刻意忽略真正的割地喪權。更可怕的是,一個社會習慣修改歷史,未來發生的事也都可能被「改寫」,今天是抗戰史被刪掉,明天可能是一場疫情、一場抗議,被重新包裝成另一種「中國官方式的真相」。
站在台灣,我們至少還能公開提問,還能質疑、辯論,甚至在公民平台上投稿,把不同的聲音說出來。這些在日常生活裡看似日常的自由,其實就是我們和中國最根本的差別不僅是歷史,也正是生活的真正分界線。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