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彙整參閱『台灣建國學』;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以及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專論。
內容摘要:
1994~2000民進黨逐漸放棄對臺灣建國的目標,弱化臺灣建國聲勢。結果使臺灣尚未獨立,鼓勵臺灣人民站起來廢棄中華民國體制,勇敢的宣布獨立,建立自己國家的目標受阻。因此,21世紀開始「中華民國病毒」遍及整個臺灣,包括各政黨以及各屆的臺灣領導人都支持中華民國體制!
(一) 1994年,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與高層開始強調: 「臺灣絶對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主權屬於臺灣人民」。將民進黨的建黨目標,從成立當初的臺灣獨立建國,轉向奪取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臺灣的執政權。
(二)1996年5月10日,民進黨文宣部副主任周奕成、選舉對策委員會副執行長陳俊麟、外獨會秘書長田欣與民進黨國大代表鄭麗文、鍾佳濱、段宜康等人聯合發動連署,公布虛假的≪臺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作為鞏固中華民國現狀的政治論述。綱領內容指出: 臺灣已經獨立,不必以「臺灣」為國家的名稱建國等。因此,1996年民進黨開始宣稱,臺灣已經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再宣布獨立,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國號為中華民國。欺騙長久以來一路相挺、廣大的本土派基層支持者,放棄追求臺灣獨立建國的目標。
(三) 1996年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之前,憲法、國際法學者許慶雄教授曾參與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約10人的選舉策略核心會議,主張選舉勝敗選票考量在其次,應該以向臺灣人民宣傳: 「為何必須廢棄中華民國體制,才能使臺灣成為獨立國家」,作為選舉運動的核心。然而,幾乎所有在場人士都反對,這種以否定中華民國是國家為主軸的選舉策略。於是臺灣人民失去一次全面性宣揚臺灣尚未獨立,鼓勵臺灣人民站起來廢棄中華民國體制,勇敢宣布獨立,建立自己國家的機會。
(四) 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北京時,為了警愓臺灣人,「今日香港,就是明日臺灣的命運」,應該早日廢棄中華民國體制,建立臺灣共和國。因此結合台灣建國有志之士,在1997年6月26-28日,發起「台灣共和國加入聯合國」運動。然,運動除了受到中國國民黨李登輝政權的打壓,民進黨與台獨聯盟也選擇同時在1997年6月28日,舉辦「628反對中國併吞大會」,只是消極的反對中國併吞,沒有積極的主張建國,並分散「台灣共和國加入聯合國」運動主張建國的焦點。民進黨領導人與許信良、陳水扁在會中強調: 「臺灣完成了總統選舉,所以臺灣已經獨立是一個主權國家,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收回香港主權,不等於可以併吞臺灣主權」。民進黨領導階層完全無視英國不應該把「永久割讓」(不需要移交)的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南端的主權移交中國,也忽視維持「中華民國」體制下,還沒有建立臺灣共和國的情況下,即使「臺灣地位未定」,國際社會也可以把「地位未定」的臺灣移交中國。結果使臺灣尚未獨立,鼓勵臺灣人民站起來廢棄中華民國體制,勇敢的宣布獨立,建立自己國家的機會又再次受阻。
(五)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在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就職演說中宣示四不一沒有: 「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 <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民進黨再次公開宣布,放棄建立臺灣共和國的目標,開始主張「中華民國」是國家、臺灣已經獨立,卻完全沒有提出理論與策略,等於是詐騙台灣人民。
(六) 21世紀開始,許多臺灣民眾已經被「中華民國病毒」感染。臺灣各政黨已經使中華民國正當化、合法化。在國家認同方面,目前對中華民國在臺灣是國家的認同度高達85%。
(七) 2020年的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高喊捍衛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萬歲,宋楚瑜說臺灣獨立不可能,只能靠中華民國保護臺灣,蔡英文說愛中華民國,現任總統賴清德則是「蕭規曹隨」,繼續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體制。
總之,只要中華民國體制繼續維持,臺灣會處於被北京政府併吞、繼承的危險狀態,也不可能成為獨立國家。「2024大選親中派總得票近六成」之結果,竟然被刻意忽略,至今未有任何檢討和反省。可見本土派投機政客只求進入中華民國體制,以臺灣已經獨立取代建國,以修補中華民國憲法取代制定新憲法,以政策法律取代以憲法保障社會權。現任當權者竟然宣導中華民國在臺灣是國家,拿國旗唱國歌保衛中華民國體制,要求中國國民黨不可以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完全背棄臺灣建國運動,「原始」的理念與目標,這樣的現狀如何面對為臺灣建國犧牲的同志與人民?
最後,「大罷免行動」之後民主世界將更關注臺灣人民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臺灣人民不應該只是相互比較「支持或反對與中國統一」,應該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開始改變現狀。目前臺灣建國陣營,應該趁勢招兵買馬,在2028臺灣大選之前投入更多資源,向臺灣人民說明: 「臺灣建國」異於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在臺灣不是國家」。「正確的認知」才能符合民主程序,全民投票(獨立公投)之意志表達,各級的「選舉政見主張」,甚至對外的文宣、海報等,所有過程都必須一致,是關鍵重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