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來高喊「歡迎台灣青年到中國追夢」,試圖營造一個充滿機會與希望的形象。然而,只要稍微檢視中國當前的社會現實,就會發現這樣的「夢」根本不堪一擊,對年輕人而言更可能是徹底的噩夢。
首先,中國的社會公平與正義已被專制體制侵蝕殆盡,如四川綿陽江油市的女學生霸凌事件,揭示弱勢者在體制下如何被壓迫與漠視,事件不是單純的校園霸凌,而是整個社會縮影:權力淩駕於法律之上,官員互相庇護,受害者得不到正義。這種結構性的失衡,讓人民對國家公權力徹底失去信任。當一個社會連最基本的正義都無法保障,又怎麼可能是年輕人實現夢想的地方?
其次,經濟困境讓青年世代普遍陷入絕望。中國長年以「高增長」掩蓋體制問題,如今經濟下滑,矛盾全面浮現。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官方甚至停止公布數據,顯然是因為情況嚴重到難以承受。許多年輕人即便擁有高學歷,也無法找到穩定工作,不得不接受「靈活就業」的低薪打工。網路上「躺平」、「擺爛」甚至「逃離中國」成為年輕世代的熱門詞彙,說明中國青年對未來徹底失去信心。這樣的社會氛圍,能承載夢想嗎?恐怕只會讓夢想在現實面前破碎。
再者,中共的極權統治不僅壓縮經濟空間,更摧毀了思想自由。網路言論被全面監控,稍有批評就可能遭受封號甚至牢獄之災。許多維權人士、律師、記者接連被噤聲或失蹤。對一個想要追求創新與理想的青年而言,缺乏言論自由與制度保障,只會導致才能被壓抑,甚至淪為政權的工具。青年想表達不同意見,結果往往是被「維穩」機器無情碾壓。
境內貧富差距與特權壟斷使中國社會愈發失衡。權力與金錢緊密勾結,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對於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說,即使再努力,也可能被擠到社會邊緣。高房價壓垮了年輕家庭,「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成為普遍困境。許多青年選擇不婚、不育,因為看不到任何希望。這樣的社會條件,所謂「追夢」恐淪為空話。
諷刺的是,中共依舊把「青年追夢」當成統戰工具。它用補貼、免費招待吸引台灣青年,試圖塑造「兩岸一家親」的假象。然而,當地年輕人自己都在苦苦掙扎、無法實現夢想時,又如何讓台灣青年相信在中國能找到出路?
專制的中國,正面臨司法不公、經濟下行、思想壓抑與貧富懸殊等結構性危機。對青年而言,這樣的環境不是孕育夢想的沃土,而是扼殺希望的牢籠。台灣年輕人若真把「追夢」寄託在中國,只會發現自己掉入的是絕望與壓抑的深淵。真正值得台灣青年追尋的夢,應該是在自由、多元、尊重人權的社會裡,勇敢走向世界,而不是在專制政權的幻象中迷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