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任內多次強化對臺軍事與外交支持,不僅批准多筆對臺軍售,涵蓋F-16V戰機、愛國者三型飛彈、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等精準武器,也打破外交慣例,讓蔡英文總統與美國高層有直接互動空間,他任內簽署《臺灣保證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擴大與臺安全合作;即使卸任後,川普陣營仍多次強調防衛臺灣的決心,這不僅鞏固臺美關係,更對國際傳遞了挺臺訊號。
強硬警告震撼北京:川普「炸北京說」的戰略信號
根據近期曝光的錄音內容,川普向支持者透露其曾私下警告習近平,若解放軍攻臺,他將「炸爛北京」,這番言論雖非官方政策,但具高傳播性與象徵意義;對北京而言,此話突顯川普個人主義式外交的不可預測性,可能加深中共在臺海行動上之風險評估壓力;儘管中共官方尚未回應,但北京勢必將此列為「對臺戰略計算」中的重要變數,尤其在拜登與川普輪替可能交接之際,更顯重要。
臺灣的因應與戰略布局:從善用美國聲援到提升自我嚇阻
川普此番強硬表態雖非官方,但我國應把握其政治能量,進一步強化跨黨派美方對臺承諾的制度化,例如爭取國會支持臺灣安全法案,深化在印太區域安全架構中的角色;同時,透過擴建飛彈基地、彈藥庫與無人機部隊等實質建軍行動,回應區域風險並強化自我嚇阻能力,使臺灣不論在任何美國總統任內皆具備穩固防衛條件。
民主陣營挺臺聲浪升溫:臺灣與國際社會共同築防
川普警告北京的言論,也再次提醒國際社會臺灣在區域和平中的關鍵角色;臺灣可進一步深化與G7、五眼聯盟、歐盟等民主國家安全對話,強化晶片、航運、軍工產業鏈合作;例如與立陶宛合作武器零組件開發、與日本探討導彈技術互補,將軍工鏈分散至民主陣營國家,在經濟安全與軍備合作上共同築起防線。
面對中共挑釁:以戰略溝通與整體韌性反制紅色擴張
川普「炸北京」之語讓中共忿忿不安,未來勢將加劇對臺軍演與認知戰;我國須全面防備,例如強化媒體識讀教育、擴編資安防禦人力、健全災後備援指揮體系,並結合民防與後備體系轉型,強化全民應變韌性;唯有結合軍事、社會、外交三面作為,臺灣才能有效反制中共滲透與武嚇,確保和平穩定的生存空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