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台灣社會,出現恐龍家長為護短連老師都敢亂霸凌之社會亂象,已有道德勇氣和專業法學知識的法官,站出來支持學校老師,包含高雄出現國中生狀告優秀師霸凌求償30萬敗訴,法官說明此老師每年都因教學優異備受學校肯定,且「老師本來就有出於教育及管教目的的專業自主權」,因此判學生敗訴。
 
  不只法官支持,學校老師採取正面迎擊恐龍家長;近期,台灣新北市北大國小教師陳民峰,2024年底在網路社團與北市國小家長因對一樁校園性別平等案件看法不同,雙方爆發筆戰。陳民峰以「恐龍家長」形容對方,遭該家長控告公然侮辱及加重誹謗等罪。新北地檢署近日偵結,認為陳民峰言論屬公共事務中的合理評論,未構成誹謗或侮辱,予以不起訴處分。
 
  面對家長提告,學校教師陳民峰選擇正面迎戰,最終新北地檢署認定,其使用「恐龍家長」一詞屬於對公共議題的合理評論,做出不起訴處分。陳同時點出目前恐龍家長匿名檢舉制度問題,只要有人無理針對老師,便可不斷騷擾學校行政。而政府也應對浮濫投訴、挾怨報復的投訴者祭出罰則。
 
  台灣校園恐龍家長濫訴層出不窮,已讓學校老師身心俱疲,日本地方政府則致力於保護教職員免於被「恐龍家長」壓迫欺負,東京都就明言,2025年4月起實施的客訴霸凌防制條例適用於教育第一線。東京23%的公立學教職員受過家長等人的辱罵、離譜要求。
 
  英國《The Economist》多年前曾有研究說明,優秀的老師所帶來的良好教學品質,能有效帶起貧窮家庭的學童的學習成就,並提供明確研究數據,好老師能夠將黑人學生與白人學生的學業成就的差距拉近,這些都是好老師能夠阻止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重要證據。
 
  問題小恐龍來自問題恐龍家長,小恐龍汙衊不敬師長,恐龍家長在旁瞎挺護短,整天一會說自求多福,一會說要上銬學校老師;小恐龍口說痛恨比較,現實社會競爭力生存需要比較,卻整天自我感覺良好,不認真學習無一技之長 ,接著恐龍家長卻要護短跟著撒謊錯到底 ,而恐龍家長人生你可以沒有錢沒有勢,但你不可以沒有道德,為寵溺小恐龍去欺壓濫訴學校老師。恐龍家長人生一輩子可以缺錢,但不能缺德。錢沒了,可以賺,德沒了,一切都沒了,而欺壓認真教學的學校老師,是缺德至極的敗德行為。我們一輩子學習,就是為了做一個高明的人,但是恐龍家長絕不能自以為聰明,你今天耍小聰明欺壓濫訴學校老師,小恐龍到哪裡都不受歡迎。恐龍家長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情況,窮也好,富也好,有德才最重要,缺錢也不能缺德,特別是要避免去欺壓濫訴認真教學的學校老師。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缺錢可以賺,缺德必定完蛋。如果恐龍家長執意要作缺德的人,在現實的社會,下場都會很慘。就算你再有錢,如果你缺德,也一定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甚至走在大街都會人人喊打。缺德的人,只會像過街老鼠一樣,遭世人唾棄。
 
 
  小恐龍在亂,恐龍家長寵溺不教護短跟著作亂,任意合理化欺壓濫訴學校老師,還要別人和你配合演出。請問恐龍家長你只養不教的小恐龍,除了活在自己泡泡世界耍叛逆公主病外,維生專業能力在哪裡?你到底教了什麼給孩子?
 
  不只台灣學校老師面對恐龍家長濫訴壓迫,恐龍家長議題已國際化,在日本的學校老師,正面對恐龍家長的缺德壓迫問題,因日本政府意識到事關國家未來發展,現今日本有一半的地方縣市,有應對家長不當投訴指南,大分縣津久見市則擬定獨自的校園客訴霸凌手冊,將霸凌分成五類:綁架老師時間、辱罵、威脅、施暴以及在社群及網路上的誹謗中傷。要是家長提出有違常識的要求、人身攻擊,教師可與教委員會、警察或律師諮商。上述已反映出日本地方教育單位對此恐龍家長霸凌學校老師問題的重視,即使用語帶爭議,也堅持強硬表述突顯問題嚴重性。
 
  台灣恐龍家長只養不教,嗆聲老師「你沒種」,學校老師被小恐龍嗆聲羞辱、挑釁毆打,但恐龍家長卻在旁助陣。當台灣恐龍家長合理化各種壓迫學校老師,台灣老師怕被告、怕惹麻煩、怕被報復,已讓台灣老師心理創傷產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教孩子」的創傷症候群,這是台灣學校老師正面對的現實挑戰。

  最後,如正面迎戰台灣恐龍家長的學校老師陳民峰所言,當教師遭遇無理指控與霸凌時,社會也不該袖手旁觀。若台灣社會縱容「刁民文化」蔓延,未來無論是在職場、交通或商業往來中,人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說到底,認真教學的學校老師,是幫助恐龍家長的孩子進行社會流動,卻換得無理霸凌的胡鬧壓迫,此缺德敗德行為實為人神共憤!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賴政府需跟上日本政府,即刻研議對台灣恐龍家長反制政策,制度性防治恐龍家長無知害慘台灣國家教育發展!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