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洪流中,真相常常因政治操作而被掩蓋、扭曲。近年來,中共積極操弄對日抗戰的歷史敘事,意圖將抗戰勝利的主要功勞歸於中國共產黨。然而,從史實出發,無論從戰爭規模、犧牲程度,還是國際地位與外交貢獻來看,對日抗戰的真正主力,是中華民國國軍,而非中共所謂的「敵後游擊」。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華民國正式對日宣戰,展開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期間國軍共進行22場大型會戰、超過1,100次重要戰役,數百萬將士投入正面戰場,無數英靈殞命疆場,如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等,無一不是國軍與日軍主力正面交鋒的血戰。
這些戰役不是象徵式的抵抗,而是真槍實彈的廝殺,如淞滬會戰中,國軍奮戰三個月,死傷逾30萬,迫使日本加速全面侵華的部署。台兒莊大捷則是中國軍隊首度大規模殲滅日軍精銳,震撼國際社會。國軍的犧牲與奮戰,是支撐整個抗戰的骨幹力量,絕非中共那種局部游擊所能比擬。
反觀中共,其參與抗戰的行動大多侷限於「敵後根據地」,雖自稱牽制日軍,實則多以壯大自身勢力為優先目標,如曾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部長郭華倫所著的長篇中共史研究作品《中共史論》第四冊中提及:「…把百分之十的力量用於同日本作戰,把百分之二十的力量,用以反對國民黨,把百分之七十的力量,用於發展自己的勢力…(又稱七二一方針)」,顯見中共在抗戰期間主要精力用於擴張其地盤與組織,甚至在皖南事變中與國軍爆發內戰,破壞抗戰大局,早有歷史記錄可考。
更為關鍵的是,中華民國才是當時國際公認的合法中國政府,是與美英並肩對抗軸心國的戰略夥伴,如中共最愛引用的開羅會議、中美英對日宣戰、戰後對日和約的簽署與執行,皆是由中華民國代表進行。也正是基於此,戰後方得以光復台灣與澎湖,收復失地,確立中國戰勝國的地位,反倒是中共在整個國際戰略與外交層面缺乏實質參與,這是其難以否認的歷史事實。
今日,中共當局透過教科書、影視作品、紀念活動等不斷「再製歷史」,強調其抗戰貢獻,刻意淡化、甚至抹黑中華民國國軍的犧牲與成就,這種扭曲歷史、攫取話語權的行徑,不僅對抗戰英烈極不公允,更是對歷史真相的踐踏。
吾人以為,歷史應回歸事實,而非淪為政權正當性的工具,中華民國國軍的流血犧牲不容遺忘,抗戰勝利的真實主體不容篡改,唯有正確認識抗戰歷史,方能真正理解今日兩岸的歷史脈絡,也才能讓後代子孫不再迷失於政治虛構的記憶之中。最後,筆者認為在面對中共逐步蠶食抗戰果實,篡奪話語霸權的今日,正本清源、捍衛歷史真相,是每一個珍視自由與真理之人的責任,亦是每一位中華民國國民應有的認知。
Vincent/國防事務研究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