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04月02日是社工日,台灣一共有 36 間法院,有 13000 多位司法人員,處理一年 300 多萬件案件,除了我們常聽到的法官外,更有一群人在背後協助支撐著司法系統的運作,他們不一定身穿法袍,他們職稱是社工!
台灣社工,是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職位,服務的類型也非常多元,包含兒少、老人、婦女、身心障礙者、醫療機構、社區、新住民等等。不過你知道嗎?法院裡也有社工,是直轄市、縣(市)政府派駐在法院,服務的對象。而在直接服務當事人的工作中,除了大家比較耳熟的情緒關懷服務、社會資源轉介服務,還包括協助當事人在開庭(或調解)前、中、後三個階段的準備與陪同服務,以確保他們在整個司法過程中獲得適當的支持和協助。
台灣社工是一份高度涉及情緒勞動的工作,在面對情緒較滿的個案,可能會因為觸及自身的生命經歷,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狀態,進而對服務品質造成影響。然而,現在台灣社工也正面對多重挑戰。
台灣社工也是人,他如超人菩薩幫助台灣社會弱勢邊緣族群,誰來保護台灣社工?
例如在2023年2月長照社工上班意外受傷、出差遭遇事故的勞動人權保障政策議題,一位長照社工遇死劫,那位台灣長照社工的勞動人權誰保護?
又如台灣政治大學社工所王增勇教授,在2015年提及台灣公部門社工面對的根本性問題,王教授點出「做為公部門社工在服務案主與服從長官指示之間,常常存在著衝突與矛盾,這是公部門社工每天都會經歷的事!」上述正是台灣社工面對的迫切結構性壓迫。
如果我們不關心、不保護台灣社工,如果沒有給第一線台灣社工足夠的政策制度性保護,讓台灣社工身心耗竭、熱情耗盡轉身離開,台灣社會安全網會被崩解。最後,台灣這個國家的立委諸公,特別是面對大罷免之戰即將下台的部分藍白立委,都著猴急造勢在政治鬥爭做媒體展演,為的是避免被人民罷免成功下台,搶盡新聞媒體鎂光燈,我在這裡要做最重要的提問:「請問哪位立委真正關心第一線台灣社工,正陷惡性循環壓迫?」
立委需要善盡國家公共性責任,人性化改善相關社工政策制度,從直接介入關心台灣社工政策議題開始,巧芯把這個議題做好立委不連霸也難,這也是我一直期待你從動物蜜獾成長為人類呂布,把行事凶狠用對地方,拿來捍衛台灣社工權益,把叛逆血氣用對地方,拿來保護台灣弱勢對抗權貴,因為你救了一個認真負責任的台灣社工,等同救了更多的台灣弱勢者家庭和生命!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