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橫掃全台的公民罷免風潮,不該只是政治人物的升降戰,更不只是政黨廝殺的代理場。它,正是台灣人面對民主崩壞、制度被滲透的全民自我防衛行動。表面上,我們罷免的是失職的立委,但更深層的意義,是在對「中共滲透下的民主操弄」說不。

        國民黨近來試圖將罷免行動抹黑為綠營暗中操控的「政治工具」,但這種策略,不過是他們與中國話語同頻共振的延伸操作。他們一邊否認中共滲透問題,一邊高調護航與中國往來密切的立委,更利用假聯署、死亡人口簽名等方式,踐踏整個民主機制。此時此刻,若我們還將罷免看成藍綠鬥爭,那將是對台灣未來的最大誤判。

        這不是「反誰」的問題,而是:「我們要不要繼續讓共產黨的代理人坐在我們的國會裡,用台灣的民主制度打擊台灣民主?」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核心。

        罷免,不再只是「懲罰失職立委」,而是啟動一種「體制內自我清理」的公民儀式。當親共、舔共、包庇中共滲透的政治人物,能在立法院公開講出「兩岸一家親」、「共諜是綠營編的」等話時,我們每一張罷免票,都是一個明確的訊號—不容許中共代理人窩藏在國會,中共無權決定台灣人命運。

        然而,國民黨一步步將這場本是公民自發的罷免潮,導向「報復罷免」、「藍綠對抗」的泥淖。他們刻意模糊界線,將「公民合法罷免」與「黨工造假違法連署」並置處理,試圖讓社會大眾產生「大家都一樣爛」、「綠營鼓動惡罷」的幻覺。當人民開始冷感,最終犧牲的不是民進黨、不是罷免團體,而是全民對民主制度的信任與參與感。

        因此,罷免團體必須果斷跳脫藍綠框架,改以三大命題重塑戰略高度

  1. 反共滲透,守護民主:罷免不是政黨對抗,是為掃盪中國代理人的清除行動。
  2. 懲治背骨,重建民主:這是全民對舔共親共立委的警告,不分黨派。
  3. 台灣命運,自己捍衛:不是誰上誰下,是台灣人決定台灣命運的自決行動。

        透過這樣的戰略層次提升,才可能讓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不只是人民憤怒反制的尾聲,而是台灣民主重生的序曲。當這場行動成為「全民反共」、「台灣命運自決」的集體表態,就不只是罷免幾個立委的事情,而是歷史性的吶喊時刻--台灣人選擇不與極權共舞,選擇捍衛我們所相信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