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地劇烈搖晃時,哪些建築能屹立不搖,哪些卻瞬間崩塌,這不只是工程問題,更是對生命的承諾,緬甸28日發生規模8.2的強震,鄰國泰國、中國皆感受到強烈震動,然而,在泰國本次災情中,唯一倒塌的建築,竟是中國「中鐵十局」承建的曼谷審計署辦公大樓—30層高的建築,在去年的封頂慶祝聲中矗立,如今卻成為一堆碎石,活埋至少70條人命。當救難人員與時間賽跑,掙扎著在瓦礫堆中尋找生命跡象,這場悲劇不禁讓人深思:中國標榜的「基建狂魔」,到底帶來了發展,還是災難?

這不是個案,而是模式,從非洲的公路坍塌、巴基斯坦的水壩崩毀,到柬埔寨、馬來西亞的樓房倒塌,中國輸出的建設,總在關鍵時刻暴露真相,為了低價競標,中企往往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而受害的,卻是無辜的生命,泰國人民悲憤不已,媒體紛紛痛批中國的工程品質,更在節目中介紹台北101的抗震技術,形成鮮明對比—當中國的建築在地震中垮塌,台灣的建築卻能在天災面前守護人們的安全。

真正的基建,不是漂亮的口號,不是一次性的亮相,而是能夠在災難來臨時,成為人民的庇護所,台灣的建築標準與防震技術,向世界證明了什麼才是對生命的真正尊重,而當各國思考未來的建設合作夥伴時,這場地震或許能給他們最清楚的答案—與中國合作,換來的可能不是發展,而是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