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言論自由與異議人士的打壓已不再局限於政治敏感議題,而是全面擴及各個領域,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民族權益倡導,凡是可能挑戰官方價值觀的聲音都遭受嚴厲鎮壓。從網絡作家因創作成人小說被跨省逮捕,到蒙古族維權人士哈達病危後「被失蹤」,這些案例不僅反映了中國當局對社會穩定的極端焦慮,也突顯出政治體制日益僵化、高壓統治進一步擴張的現象。當局不分你我、不分族群與職業,對任何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個體進行嚴控,最終恐將導致更深層的社會焦慮與國際孤立。

 

文字獄再起:女性作家成鎮壓新目標

自2024年6月以來,安徽警方以「涉嫌製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為由,跨省抓捕超過50名在台灣「海棠文學城」發表成人小說的中國女性作家。這些作家不僅須退還數萬至數十萬元收入,還需繳納等額罰款,部分甚至被判刑超過5年。警方以「淫穢出版物」為由進行大規模審查,但外界普遍認為,這場鎮壓的真正目的並非針對內容本身,而是藉此懲戒創作者、鞏固對言論的全面監控。

 

中國地方政府長期面臨財政困難,這類跨省執法的「遠洋捕撈」模式,已成為地方政府的一種罰款生財工具。過去,中國主要監管影視與視聽內容,如今連純粹的文字創作也無法倖免,顯示出政府對言論的箝制範圍已擴大至所有可能挑戰官方價值觀的領域,讓創作自由與公民權利進一步萎縮。

 

異議人士「被消失」:哈達事件的政治意涵

蒙古族維權人士哈達因倡導民族權益,早在1995年便被以「分裂國家罪」和「間諜罪」判刑15年,2010年刑滿後仍遭軟禁4年,2014年雖獲釋,但持續受到嚴密監控。近期,他因健康惡化於6月25日被送往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搶救,雖一度脫離危險,但家屬6日卻發現哈達再度「被失蹤」,警方封鎖一切消息,連醫院都拒絕透露病情與病房位置。哈達的妻子新娜怒批,當局不僅限制哈達的自由,甚至剝奪了他的醫療權利,阻止家人獲取任何資訊。

 

哈達的遭遇並非個案,而是中國政府長期壓制少數民族運動的縮影。從新疆的「再教育營」、西藏的宗教鎮壓到內蒙古的文化政策,北京當局正全面推動文化同化,試圖消弭異見與民族認同。當局對少數民族採取的高壓措施,已從語言與教育領域擴展到社會監控與個人自由,使民族自治權益形同虛設。

 

全面監控的擴張與未來影響

從女性作家到蒙古族維權人士,中國當局已不再區分打壓對象,所有非官方認可的聲音都可能成為鎮壓目標。這反映出當局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高度焦慮,不願讓任何可能挑戰政權的言論存活。然而,這種極端打壓政策,將進一步激化社會緊張,導致更多人自我審查,甚至選擇流亡海外,使中國的文化創意與言論空間大幅萎縮。

 

政府的高壓統治,已讓人民陷入恐懼與不信任之中。當言論自由不再,任何人都可能因一句話、一篇文章或一次行動而遭受嚴懲,整個社會將進一步陷入封閉與壓抑之中。而長期對異議人士與少數民族的打壓,也將累積更深層的民族矛盾,使內部衝突的風險增加。

 

中國能承受這樣的高壓統治多久

中國政府對言論自由與異議人士的全面鎮壓,短期內或許能維持政權穩定,但長期而言,這種極端政策將讓中國陷入更深層的社會焦慮與國際孤立。當局試圖透過高壓統治來鞏固權力,卻忽略了社會對自由與公平的需求。當創作者不敢創作、異議人士被噤聲、民族權益被剝奪,最終中國將面臨人才流失、經濟動能下降、國際社會譴責等一連串惡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