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的現實:臺灣的盟友與安全選擇

 

國際政治向來是基於利益的考量,而非長久不變的友誼。這是一個殘酷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正如歷史學家與國際關係專家所言:「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相互的盟友。」

所以美國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台灣的朋友,畢竟總有一天台灣人會失去美國所需要的利益,而他們會因為利益選擇了中共。

 

美國是否可靠?

 

許多人質疑美國的可靠性,這是可以理解的。美國過去在全球各地的政策變化,如越南、阿富汗等案例,讓人對美國承諾的長期穩定性產生疑慮。然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美國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它仍然是目前全球唯一有能力牽制中共的國家。

美國的軍事力量、經濟實力、科技優勢與國際影響力,使其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戰略角色。對於臺灣而言,美國的軍事協助、軍售與戰略支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嚇阻能力,使中共不敢輕舉妄動。若美國完全撤出對臺支持,臺灣將失去極為關鍵的戰略保障。

 

那中共會比美國可靠嗎?

 

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中共的統治模式與戰略目標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將臺灣納入其統治之下,消滅臺灣的民主制度與自由價值觀。中共對於國際承諾的違反(如香港問題、南海爭端),早已讓世界看清楚其無視國際條約與承諾的行為。中共的「信任度」遠低於美國,因此考慮依賴中共作為安全保障的選項根本不可能成立。

甚至只要相信中共的承諾,往往最終受害的都是相信中共承諾的,不管是承諾的有效期限,或者是對承諾所做出的動作,都比歐美還要短少太多。

 

為何美國仍是臺灣最好的選擇?

 

臺灣很幸運,與其利益相符的國家剛好是美國。美國雖然是以自身利益為優先,但在現階段,美國的戰略利益與臺灣的生存需求高度契合。

 

1. 軍事戰略利益: 美國不希望中國在西太平洋擴張勢力,因為這將威脅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與經濟利益。臺灣作為第一島鏈的關鍵據點,對於美軍來說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2. 經濟與科技利益: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對美國至關重要,特別是台積電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的地位,使得美國不可能輕易放棄對臺支持。

3. 民主價值觀: 儘管美國的國際行動主要基於現實利益,但其民主制度也使其較難在道義上放棄一個與其價值觀相近的盟友。臺灣的民主體制在國際上具有象徵性,對美國來說,支持臺灣也是對全球民主陣營的維護。

 

若不依靠美國,還能依靠誰?

如果臺灣選擇放棄美國的支持,那麼問題來了:國際上還有哪個國家能幫助我們嚇阻中共?

1. 俄羅斯?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選項。俄羅斯與中共的關係雖非牢不可破,但在地緣政治上,俄羅斯並沒有足夠的誘因來支持臺灣。相反,俄羅斯與中國在某些方面有戰略合作,例如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俄中往往站在相同立場。

2. 日本? 日本雖然與臺灣有歷史淵源,且近期在區域安全議題上與美國同步,但日本的憲法與國內政策限制了其軍事行動的範圍。日本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提供外交與後勤支持,但若沒有美國的領導,日本難以單獨承擔嚇阻中共的責任。此外,日本的軍事實力雖然提升,但仍然不足以單獨對抗中國,也不可能站在臺灣的立場上對抗中國。

3. 歐盟? 歐洲國家對臺灣的支持較為有限,主要集中於經貿與人權議題。在軍事上,歐盟缺乏統一的亞洲戰略,也沒有能力單獨干預臺海局勢。歐盟的軍事力量遠遠不足以在亞太地區發揮決定性作用,因此也無法成為臺灣的安全保障。

4. 聯合弱小的國家共同抵抗?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笑話,正如我們開頭說了,正如歷史學家與國際關係專家所言:「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相互的盟友。」

遠交近攻的戰略基本上就是任何一個有侵略性國家必做的外交政策,而許下眾多利益給東南海各國,這種事中共國早已經開始做了。

 

結論:我們唯一能選擇也只剩下美國

 

在國際現實中,臺灣沒有太多選擇。美國雖然不是完美的盟友,但仍是唯一能夠有效嚇阻中共的國家。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臺灣將面臨更高的生存風險。

臺灣應該清楚地認知到,國際政治從來不是單靠「信任」運作,而是基於利益交換。美國與臺灣的利益目前是一致的,這是臺灣生存的關鍵。我們或許可以質疑美國的長期承諾,但如果美國不是我們的首選,那麼,還有誰可以取代它?

現實告訴我們,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請繼續下滑閱讀:三軸轉型與民主深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