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所記錄的四川涪陵,是中國普遍可見、與高度發展無關的江邊小城。

 

       一九九六年夏天,二十七歲的外國青年何偉(英文名:Peter Hessler)抵達中國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團的身分在當地的學院教兩年的書。自一九四九年以來,當地人就未曾有過美國人在此生活的明確記憶,何偉這個人仍是四川江城屈指可數的外國人。

 

    何偉(Peter Hessler)其實是美國人,然後他的太太是台灣人。

 

   《消失中的江城》(又譯《江城》,原名《江城:長江上的兩年》,英語: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是2001年何偉(英文名:Peter Hessler)出版的一本書。講述1996年及之後的兩年彼得·海斯勒作為和平隊隊員參與在四川省涪陵師範學院(今長江師範學院)教學任務時的所見所感。本書為何偉現代中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為:甲骨文和尋路中國。涪陵現為重慶市的一部分。

 

  此書曾被2006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學院,特別指定《消失中的江城》作為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必讀書目,2016年3月,美國逃亡者影業簽約中國導演陸川,將合作拍攝電影版《消失中的江城》。

 

  然而,我觀察到Peter Hessler犯了Edgar Snow一模一樣的錯誤,為中立而中立,只能看到表象,但無看到其問題核心。

 

  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1937年寫的《紅星照耀中國》。當年為了逃避國民政府的查禁,書名除了一般熟知的《西行漫記》以外,還有不同版本。李怡年少時看的版本叫做《長征25000里》。

 

斯諾在1936年進入中共根據地延安進行了數月的採訪後,寫成的這部巨著,大大地美化了毛澤東領導的革命。

 

  但後來看到「斯諾晚年的悔恨」的文章,內容是出自他的朋友伯納德‧托馬斯(Bernard Thomas),根據他的日記等撰寫的《冒險的歲月──埃德加‧斯諾在中國》(Season of High Adventure-Edgar Snow in China),節錄其中一段。

 

  如果沒有1970~1971年的中國之行,斯諾也許就沒有晚年的悔恨。這一年,斯諾偕同他的夫人路伊絲從香港到廣州,發現「中國是一個只有一種聲音的國家」。到了北京以後,見到中國所有的人都背誦毛的語錄,每天要履行「早請示晚匯報」的政治程序,覺得這就像是一種宗教儀式。

 

  然後他去了他當年採訪毛澤東的「革命聖地」延安,參觀了「五・七幹校」(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讓知識份子與官員「勞動改造」的地方),認為那裡的生活就像監獄。然後他再次回到北京,到他熟悉的北京大學參觀,聽到的介紹竟然是「北京大學在1949年以前是文化帝國主義機構」,1949年中共建立政權後才獲得新的生命。對這種肆意否定文化傳統的言論,斯諾感到非常吃驚。

 

最後他終於見到了毛澤東,毛對他大罵中國的知識份子是資產階級,要對他們實行專政。毛還對他說「人民對領袖的個人崇拜是正當的和必不可少的」。毛澤東那句自鳴得意的話「我這個人是‘和尚打傘,無髮(「無法」的諧音)無天」,就是這次對斯諾說的。

    

  行文至此,因筆者親身去過Peter Hessler教英文的偏鄉學校教書三年,也會陸續為文補正和修正其中國三部曲」江城的疑義和錯誤。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