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台灣偏鄉情緒教育資源,一直是台灣教育部的政策目標之一,近日,觀察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劉影梅深耕南澳鄉三十多年,在台灣長期推動「部落之星」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型計畫,在此計畫中推動了南澳學童情緒覺察與處理課程,為台灣泰雅族學生在情感認知與調節、自我認識、個人優勢、合作技能等重要的社會情感學習主題獲得成長,幫助泰雅學童覺察、辨識和調節情緒,提升未來職業前景。
上述「部落之星」在台灣原民偏鄉情緒教育的發力,正符合全球國際重視「情緒教育」的大趨勢。在過去的哲學發展史中,獨尊理性是常態,而情緒和身體的力量一直被低估,且被貼上比較負向,例如直接和動物性連結等,然而被低估的情緒力量在現實生活中,其影響力往往遠超理性,直到哲學家David Hume提出「什麼是情緒?」、「什麼是理性?」、「什麼才是中間的平衡點?」等問題,也同時肯定人類情緒的重要性和價值性,他曾提及:「人類沒有情緒、沒有道德、沒有判斷、就沒有一切」,也點出道德判斷是人類情緒所產生的效應,並非原先獨尊的理性。然而,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往往習慣於獎勵乖巧、順從、合群、聽話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孩子會被教成必須自動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假裝乖巧順從才會有大人的獎賞,加上社會認為隱藏情緒才是成熟等錯誤觀點,孩子甚至開始下意識地視之為被愛的條件;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對情緒做壓抑、排斥自身的情緒和欲望。
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得主、2019年古根漢研究學者獎得主--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在最新情緒、思維和大腦科學互動關係的最新研究結果提到情緒建構論,提供科學的方法來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因為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又串連你的大腦,一方面論證情緒建構理論有兩個核心概念:一、生氣或厭惡之類的情緒種類並沒有指紋,某個生氣實例沒必要看起來或感覺跟另一個一樣,因為它不是由相同的神經元造成,變異才是常態;二、你所經驗與知覺的情緒,並非基因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也透過嚴謹的科學研究證據,說明大腦如何構建我們的情緒,情緒實際上並非生來就有,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一一破解傳統情緒自發論的迷思。
而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台灣學術圈與教育圈的流行顯學,其主題便是情緒教育,是美國「課業、社會與情緒學習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 提出的概念,屬於情緒教育的一種,包含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處理壓力、進而培養同理心與社交能力。SEL課程讓學生從基本的自我認識開始,了解自己的直覺反應、自我發展、情緒的處理與表達,最後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合作。SEL課程能協助中學生與高中生面對棘手的青春期,然而多數學校卻將重點擺在學齡前和小學階段。一般而言,青少年的社交活動較低年級學生複雜許多,還得適應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思考自己是誰、未來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以及最重視的價值是什麼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極大轉變,同時也要面對各種矛盾、挫折、及衝突,難免會感到壓力和困擾,因此比小學生更需要SEL課程來培養社會情緒技巧。現有的研究資料也顯示,SEL課程可明顯提高青少年的學業成績、親社會行為 (prosocial behavior)、及身心健康。
台灣做好情緒教育可以引導人們回到真正自己,走過生命情緒的暴風雨,單純地活在當下,品嚐各自生命的獨特豐盛。理解到我們真正能活著的時光就是現在,全然充分地珍惜活在每一個當下,把握生活每的一個瞬間連結著另一個瞬間,無論身處種情況或正在做什麼。情緒教育所告訴我們如何和各種情緒、身體、心理、靈性的狀態和平相處,也一再提示身而為人類的奇蹟就在於每個人都擁有一顆心,一顆可以善待自己與關愛他人的心,一顆讓自己明智生活的心,最後,欣見劉影梅博士把好的情緒教育,導入台灣偏鄉泰雅族孩子的課程並融入教學,透過正確的情緒教育發出更大的正能量,不但正向改變我們的身心,同時也正向改造身處的生活世界。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