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8月起,中國政府出台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網絡遊戲限玩令,旨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於網絡遊戲,這一政策規定未成年玩家每週只能在特定時段內進行最多3小時的遊戲;然而,儘管該法令已實施超過三年,仍然有大量青少年通過各種手段逃避限制,這顯示出網絡遊戲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依然強大,通過對「限玩令」的修法始末及其執行情況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的持續挑戰

儘管中國的限玩令初衷是為了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然根據近期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多數青少年仍無法擺脫網絡遊戲的誘惑,在河北、貴州等地的調查中發現,每週五至週日和國定假日每天遊戲時間超過1小時的未成年人比例超過八成,這表明限玩令在實際執行中面臨巨大挑戰,青少年們甚至不惜採取各種方式來繞過系統的限制,這使得問題的解決變得更加複雜和棘手。

利用他人身份逃避限制的普遍現象

根據報導,中國青少年為了逃避限玩令,大量使用父母、祖父母的身份資訊進行遊戲登錄,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數據顯示,有超過七成的未成年人使用他人個資登錄遊戲,其中56.6%使用的是父母的身份,12.8%使用祖父母的身份,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家庭管理的鬆散,也暴露出監管系統在防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上的漏洞,許多家長對此問題感到無奈,甚至有些在無意中成為了幫助孩子逃避系統限制的「共犯」。

人臉辨識技術的應用與隱憂

為了應對未成年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遊戲登錄的問題,中國的遊戲公司如騰訊和網易開始加強人臉辨識技術的應用,他們透過增加人臉辨識的頻率,要求玩家頻繁進行身份驗證;然而,這種技術手段也引發了隱私保護的擔憂,頻繁的人臉辨識不僅增加了用戶的心理壓力,還可能導致個人數據的濫用和隱私洩露問題,儘管這些措施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未成年人的違規行為,但也同時揭示了技術監控下的道德與法律挑戰。

結論

中國政府和遊戲公司在面對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時,採取了強制措施如限玩令和人臉辨識技術,這顯示出中國在保護青少年健康方面的決心,然這些措施的實施也暴露出執行上的困難和技術手段帶來的隱私風險,如何在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與保障個人自由和隱私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中國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面對這些挑戰,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加審慎,確保在有效管理的同時,不侵犯個人的基本權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