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引發的皮膚問題
最近北臺灣的極端氣候,像是臺北市信義區每小時降雨量高達126毫米,導致多處積水。人們從濕熱的環境進入乾冷的空調辦公室,容易引發臉部與身體的皮膚問題,如濕疹樣皮膚炎。
「濕疹」的誤解
在門診中,我們經常聽到病人提到:「我被上一位醫師診斷為濕疹,但是治療很久都治不好。」然而,「濕疹」這個名詞其實不夠精確。事實上,「eczema」源自拉丁文,對應的英文是「dermatitis」,意為「皮膚炎」,指的是皮膚發紅、腫脹、發熱和疼痛等症狀。
「皮膚炎」更能促進醫患溝通
「濕疹」這個名詞可能源於1910年前後西醫東來時對傳統中醫名詞的借用。然而,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皮膚炎」這個名詞能更有效地促進醫患溝通,增加患者的醫從性和自癒機會。
探究皮膚發炎的原因
打個比方吧:警方在調查兇案時,不會僅僅滿足於「某人已死亡」的事實,而是窮究死因、凶器等相關因素,以避免兇案再起。醫師面對「皮膚發炎」時也應該如此:努力尋找導致皮膚發炎的可能原因,以問診及理學檢查逐項排除過度泡水、搓揉洗滌、化學防曬、日光刺激、環境敏感等因素;而不是僅僅簡單地使用「濕疹」來概括描述。
了解病因的重要性
皮膚炎的誘因多種多樣,包括接觸性過敏源、物理性刺激、光敏感反應等。草率使用「濕疹」這個名詞顯然掩蓋了皮膚發炎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導致患者無法了解自己的真實病因,從而難以避免疾病反覆發作。這也是「濕疹很難好」、「濕疹常常復發」的主要原因。
臆診與試驗性治療
在季節交替時,有經驗的醫師能通過問診和觀察對皮膚發炎原因做出初步判斷,這稱為臆診(impression)。臆診只是診斷與治療的第一步,特別是在皮膚科門診中,醫師必須依靠複診時觀察藥物反應來確認治療效果和再度確定診斷。這就是為什麼皮膚科醫師必須要求患者回診,因為這是確定疾病的重要手段。
準確診斷的重要性
在醫療過程中,準確診斷永遠是治癒的基礎。模糊的診斷不僅無助於治療,還可能導致患者無法有效預防疾病再次發作。因此,當醫師告訴你「這是濕疹」、「這是敏感肌」時,患者應該進一步思考「可能的誘因是什麼」。與醫師密切配合,細緻的醫病溝通才能更準確且有效地制定治療和預防方案。
醫患共同努力
醫患共同努力不僅有助於醫師找出真正病因,也讓患者面對治療時心理更有底氣。當醫師和患者共同追求良好醫病溝通,醫療品質與醫療環境將因此變得更好。讓我們一起追求準確的醫療理解,讓「濕疹」與「敏感肌」變成可以痊癒的疾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