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520前特赦疑雲宣告落幕,總統府證實須依法進行且無此決定,回顧在野陣營這段期間嚴厲抨擊,陷入政黨對立而無任何理性討論,顯然又是政治凌駕法律專業。

  陳水扁特赦必須以法觀之,若要改變做法,則須透過立法方式解決,怎麼可能單靠政府的一言堂;況且內閣早已總辭,全數進入看守等待交接,行政院及法務部如何副署及完成後續,特赦陳水扁顯然是違背法理的假議題。

  西方法律思想家奧國學者凱爾森(K.Kelson)主張實定法,即為實際適用法律,當中必須規避政治與道德的觀點,避免讓社會輿論與法律事實混為一談。根據赦免法第六條及第七條,「總統得命令行政院轉令主管部為大赦、特赦、減刑、復權之研議。」、「經總統命令特赦、減刑或復權者,由主管部發給證明於受赦免人。」陳水扁特赦疑雲甚至傳出「免刑不免罪」,這類形式根本未做法學討論,在野陣營急著群起圍攻,目的就是企圖透過政治正確掩蓋純粹法學的事實。

  陳水扁520前特赦疑雲淪為政治凌駕法律專業已是司馬昭之心,一場違背法理的假議題,在尚未立法變革之前,就不該以政治法律無限上岡。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