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臺灣舉行總統大選,最終由賴清德、蕭美琴所代表的民主進步黨,自2016、2020年之後再次贏得大選。結果出爐的當晚,中國台辦隨即表態稱「民進黨不代表灣主流民意」,後續更發生諾魯與斷交、M503航線及金門快艇翻覆案。而儘管,在這次中國兩會期間,對台報告部分仍然一如往年重申「和平統一」,但透過中國近期的諸多動作,依然可以看出中國對的侵擾與打壓持續進逼。

尤其,自從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之後,兩岸發展愈加分歧,臺灣在政治與經濟的發展上不再傾向中國,反而走向世界與民主國家同盟,讓諸多學者與媒體不時談中國究竟何時灣失去耐心民進黨的第三次執政成真之後,更有調查指出民眾對自己身為灣人的認同感,已穩定提升並維持於六成以上,顯示中國期待看到灣親中勢力再次重返執政機會更顯渺茫

其實,太陽花社會的影響,不只灣發展不再傾向中國如此。在政治的運作上,我們的政府更加走向了一條民主開放的道路。

畢竟,太陽花其實了當時灣代議政治的缺陷,這股社會運動所帶起的民意便是灣公民意識的崛起,促使諸多政治人物提出「開放政府」的政。因此在2014年後,參與式預算、審議式民主等逐步落實公民參與的機制中,在北、中、高雄等縣市受到關注與發展。

除了地方政府之外,我們的中央機關也更加透明開放例如在太陽花政府因應公民直接參與公共政策的需求順應網路時代的發展,成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方便民眾可以上連署提案請求政府回應。而平台的建立,也的確讓政策得以有更多的討論空間,像是去年行人路權的議題、今年的iwin事件,都在平台上獲得熱烈討論,得到媒體、政府等社會各界的關注,為公共政策帶來對話的良性發展

回到太陽花學運發生的地點「國會」,2016年開始便有國會頻道直播、朝野協商與委員會過程透明公開等,打破為人詬病的密室協商、「黑箱國會」讓民眾得以清楚看見每位立委的言行。2020後,立法院更接軌國際依循開放政府夥伴聯盟(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OGP)的規則與「透明化、公開化、國民化、數位化與教學化」核心價值,推動開放國會計畫,開放立法院各式資料透過這些努力,近年來我們才會看到社會上有更多民眾,能夠及時討論立法院當下的議事內容,讓立法院「真正成為國民所有的國會

回顧一切,太陽花運動看似只綻放24天,但事實是出關播種之後,讓臺灣這十年的發展不只遠離中國,更走向了開放政府、開放國會道路,為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帶來深遠不已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