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凱文王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凱文王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罷免「傅崐萁們」 掃除民主病毒

    2025.01.18 | 12:34

    上週,花蓮立委傅崐萁,回到地方參加民間餐敘,上台致詞時竟在宣傳財劃法,並口出狂言稱自己是「頭號的皇帝」、「頭號的經濟要犯」。 去年10月,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被憲法法庭宣告部分違憲,傅崐萁便曾批評大法官判決猶如讓「賴皇」登基。殊不知最想當皇帝、重回專制獨裁的,就是「花蓮王」傅崐萁自己。 其實,傅崐萁會被稱為「花蓮王」不是沒有原因。除了在花蓮強大的政治勢力外,更直接的來自於他行事作風的鴨霸與諸多爭議。例如,傅崐萁在擔任縣長時,在縣府內面對不聽話的官員,便會直接拔除;走出縣府,遇到立場不同的團體或企業,就行政刁難,讓人不好辦活動;走進議會,接受議員質詢地震善款使用,則是頻頻插話,甚至大聲回嗆:「你憑什麼問我這個東西」。以上種種,實在可為傅崐萁的民主素養打上問號。 如今,霸道的花蓮王從地方諸侯,成了國民黨立院總召,主導從去年上半年的國會改革、花東三法,到下半年的憲訴法、財劃法、選罷法。可以發現傅崐萁在做的,就是不斷破壞憲政秩序,並努力往身上「攬錢擴權」,期待讓自己「黃袍加身」,政治實力水漲船高。 過去,金溥聰曾直言傅崐萁猶如國民黨的病毒,徐巧芯更稱這病毒會「趁你病,要你命」。現在,這病毒已侵蝕了整個國民黨,拉攏如羅廷瑋、廖偉翔等年輕立委為其護駕,收編民眾黨黃國昌做自己的小弟,一同擴散病毒到全國,病害民主體制,更要台灣的命! 面對這顆「民主病毒」,「罷免」就是台灣最好的免疫系統。近日,學界有三千名教師參與「罷免傅崐萁們」連署,各地罷免藍委行動也如火如荼展開。向來保守的花蓮,也有越來越多民眾與店家,不畏打壓勇敢連署、成為連署點。不想傅崐萁、國民黨的專制獨裁,也不想要共產黨的極權統治,那就需要你我共同站出來掃除病毒,為民主注入白血球。
  • 投書 臺灣發展核能 需要「負責任」

    2024.05.14 | 14:07

    近期執政黨與在野黨也針對電價調漲與否的議題,在國會有所攻防,民眾也對於漲價感到擔憂,希望能有便宜的能源。同時,隨著520新政府即將上任,多位產業界大老紛紛站出來針對核能議題表態,呼籲政府考慮核能發電的可能性。這讓臺灣社會長期以來,不斷在討論的核能議題,又重新浮上檯面。而近年來,面對日趨嚴重的「氣候變遷」,如何減少排碳量是目前國際亟欲處理的問題。相較於其他發電方式,如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產生較少溫室氣體的核能發電,也逐漸為各個國家與機構,認可為低碳能源,期待核能發電可以成為「淨零碳排」的一大利器。但是,國際上對於核能發電的使用,仍然有其前提。以歐盟等國為例,其最為核心的,便是必須要「負責任的部署」(responsible deployment)才能列為綠色投資項目,否則如果操作不當、發生意外,核能對於環境的影響,依舊是難以承受的。負責任的部署包含:必須是至少第3.5代反應爐以上的核能發電設施,對於核電廠後續的除役工作有規劃與資金,以及最重要的,便是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必須設置完成。對照國際標準,我們回頭關注臺灣,便會發現這些「負責任的前提」其實都難以達成。其中,目前已經除役的核一、核二廠、正在運轉的核三廠,都屬於第2代反應爐,被封存的核四廠如果排除「拼裝車」的疑慮,依照當初設計也僅屬於第3代反應爐。假設,未來希望有更多核能發電,能夠幫助臺灣能源穩定,勢必需要花費大筆資金,建造新一代的反應爐。在核廢料處置的部分,依照來源與特性,可以分為低放射性核廢料與高放射性核廢料。其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目前貯存在蘭嶼貯存場,以及現有三座核電廠內。而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仍然存放於三座核電廠的燃料池內,以核廢料處理第一階段的濕式貯存為主,待濕式貯存結束後,必須再移出做第二階段的乾式貯存。近日,新北市政府才剛與臺電協商完成,同意在核一廠建立戶外乾貯設施,才讓臺灣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有了緩步的進展。因此,在目前的時空環境下,擁有「新式且安全」的反應爐以及合適的核廢料貯存場地,在臺灣仍然有一定的困難度。如果期待享受核能所帶來的便利與「低成本」,我們仍然需要去考慮到隱藏的環境破壞與資源消耗。而就算將來有了新技術的出現,社會上各個團體的溝通也不可忽視,如此才能真正達到負責且安全的部署。
  • 投書 傅崐萁赴中 忘了花蓮 忘了台灣

    2024.05.02 | 14:11

    四月初的早晨,花蓮發生了規模7.2的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從四月三日累計至四月二十三日,短短20天便已經累積1246次有感地震。不只全臺民眾有感,更讓花蓮多幢大樓接連倒下,花蓮重要的金三角地區幾乎交通癱瘓,整個市區滿目瘡痍。而做為多數民眾生計來源的觀光業也大受打擊,退票退房不計其數,甚至已影響到下半年的檔期。但是,正當花蓮急欲重建,積極恢復正常生活之際,在地立委傅崐萁的作為,卻十分的讓人匪夷所思。花蓮正面對近乎史上從未有過的地震威脅,民眾也一再有聲音呼籲傅崐萁暫緩訪中,但傅崐萁仍執意率領國民黨總共17位委員前往中國訪問。這些委員,來自立法院八個委員會,從區域立委到不分區委員皆有。他們去做些什麼?談些什麼?事前都未曾公開,事後也只有部分揭露。民眾也只能透過媒體報導,得知國民黨的立委們去見了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傅崐萁更聲稱是帶著「新民意」來訪,希望能夠「恢復2016年以前,兩岸的大交流、大繁榮、大和平」。為回應傅崐萁口中的「新民意」,中國宣布「13項惠台政策」,包括: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重新輸入中國、20城市換補發「赴台證」等。至於花蓮,中國也宣布將捐贈100套組合屋,供此次受災民眾使用。對此,傅崐萁也呼籲台灣方面能夠立刻回覆,並且希望政府放寬每日僅開放2000名中國旅客來台的規定。可是,這樣的成果對於花蓮而言究竟有甚麼實質的助益?對於台灣的意義又是甚麼?其實做為區域立委,傅崐萁應該做的是留在花蓮,協助地方與中央政府之間進行溝通協調,鞭策地方政府加緊受災民眾調查,了解災民實際需求,加速原有房屋重建或補強作業。在中繼住宿的部分,中央也提供了許多方案,包括租金補貼或者洽談地方旅宿業者提供住宿等,這些選項的居住環境,想必都比住「組合屋」來得更有品質。而做為國民黨總召,傅崐萁更不應該得意忘形。畢竟,國民黨口口聲聲喊的「新民意」,其實並沒有根據。我們回頭觀察202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其實不論是區域立委還是不分區立委,國民黨的總票數都沒有贏過民進黨,只是在席次的制度上,國民黨剛好獲得了多數席次。同時,在與中國交流的態度上,陸委會四月初也發布民調,指出有近7成9的民眾不認同中共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下,兩岸才能恢復對話的主張。因此,認同兩岸互不隸屬,才是「真民意」。如此,傅崐萁卻挾持全數台灣民眾與中國對談,面對國內批評喊不會「憂讒畏譏」;但面對王滬寧說「兩岸同屬一國」時,便笑而不語,毫無反抗,實在讓「花蓮王」威嚴全失。筆者身為花蓮子弟,看著家園被地震摧殘,原本總會自嘲「不怕地震」的花蓮人,每天活在地鳴與晃動之中而難以入眠,實在煎熬不已。但是,看見花蓮所選出的立法委員,拋棄花蓮與國家安全於不顧,為了權力而與中國交流更是氣憤。希望傅崐萁委員,能夠正視花蓮與台灣民眾,真實的民意究竟是什麼。
  • 投書 太陽花十年,臺灣走向民主開放的道路

    2024.03.17 | 00:20

    今年年初,臺灣舉行總統大選,最終由賴清德、蕭美琴所代表的民主進步黨,自2016、2020年之後再次贏得大選。結果出爐的當晚,中國國台辦隨即表態稱「民進黨不代表台灣主流民意」,後續更發生諾魯與臺灣斷交、M503航線及金門快艇翻覆案。而儘管,在這次中國兩會期間,對台報告部分仍然一如往年重申「和平統一」,但透過中國近期的諸多動作,依然可以看出中國對台的侵擾與打壓持續進逼。尤其,自從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之後,兩岸發展愈加分歧,臺灣在政治與經濟的發展上不再傾向中國,反而走向世界與民主國家同盟,讓諸多學者與媒體不時談論:「中國究竟何時會對台灣失去耐心?」而在民進黨的第三次執政成真之後,更有調查指出民眾對自己身為臺灣人的認同感,已穩定提升並維持於六成以上,顯示中國期待看到臺灣親中勢力再次重返執政,機會更顯渺茫。其實,太陽花對臺灣社會的影響,不只是讓臺灣發展不再傾向中國如此。在政治的運作上,我們的政府更加走向了一條民主開放的道路。畢竟,太陽花學運其實凸顯了當時臺灣代議政治的缺陷,這股社會運動所帶起的民意便是臺灣公民意識的崛起,促使諸多政治人物提出「開放政府」的政策。因此在2014年後,參與式預算、審議式民主等逐步落實至公民參與的機制中,在臺北、臺中、高雄等縣市受到關注與發展。除了地方政府之外,我們的中央機關也更加透明開放。例如在太陽花學運後,政府因應公民直接參與公共政策的需求,更順應網路時代的發展,成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方便民眾可以在線上連署提案,請求政府回應。而平台的建立,也的確讓政策得以有更多的討論空間,像是去年行人路權的議題、今年的iwin事件,都在平台上獲得熱烈討論,得到媒體、政府等社會各界的關注,為公共政策帶來對話的良性發展。回到太陽花學運發生的地點「國會」,2016年開始便有國會頻道直播、朝野協商與委員會過程透明公開等,打破為人詬病的密室協商、「黑箱國會」,讓民眾得以清楚看見每位立委的言行。2020年後,立法院更接軌國際,依循開放政府夥伴聯盟(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OGP)的規則與「透明化、公開化、國民化、數位化與教學化」等核心價值,推動「開放國會」計畫,開放立法院各式資料。透過這些努力,近年來我們才會看到社會上有更多民眾,能夠及時討論立法院當下的議事內容,讓立法院「真正成為國民所有的國會」。回顧一切,太陽花運動看似只綻放24天,但事實是出關播種之後,讓臺灣這十年的發展不只遠離中國,更走向了開放政府、開放國會的道路,為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帶來深遠不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