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中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標誌著其在中國經濟政策中的重要地位,更預示著它將在未來中國發展規劃中扮演核心角色。該概念的提出,也為習近平「三新」經濟理論的一環,「三新」就是「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目的在於推動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從依賴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產業,轉向追求綠色、智慧化產業,並加強中高端工業建設與科技自主權,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內循環經濟體系。

      大陸將傾舉國之力建設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獨立自主的高端產業體系,而由上述產業所產生的產值即為「新質生產值」。這一轉型策略對台灣產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與挑戰。首先,大陸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強烈重視及其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提升,直接威脅到台灣電子和資訊科技等核心產業的競爭優勢。長期以來,台灣在這些領域尤其是在成熟製程上取得了一定的領先地位,但隨著大陸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台灣產業將不得不面對價格和技術創新的雙重競爭壓力。

       大陸推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對綠色低碳和自主創新的強調,也會同時要求在大陸的台灣產業必須在環境保護和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更大的投入。這不僅增加了台灣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也面臨著國際環保標準日益嚴格和技術封鎖風險的挑戰。再加上大陸加強內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可能降低對外部市場和供應鏈的依賴,這對於高度依賴大陸市場的台灣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衝擊。

    從大陸對ECFA關稅減讓列表的調整來看,似乎顯示出對某些傳統產業關注度的下降,這可能預示著大陸對於這些產業的重視程度正在降低,對台灣傳統產業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不確定性。此情形下,台灣政府和產業界若繼續高估「兩岸情勢可控」,而忽略了未來兩岸經貿變局下的機遇和風險,則可能對台灣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台灣面對中國「新質生產力」戰略的推進,迫切需要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並積極尋找新的市場機遇。同時,加強與大陸在新興領域的合作,雖是化解衝突、創造互利共贏局面的策略,但更應警覺於依賴性過強所帶來的風險。台灣必須在強化自身在綠色能源、智慧科技、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的競爭力的同時,台灣還應提高對外經貿政策的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便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並為本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支持。通過這些措施,台灣不僅能有效應對中國「新質生產力」戰略帶來的挑戰,還能在新一輪全球經濟和技術變革中扮演更加積極和主動的角色。

文:范振家/管理學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