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樓是在台灣街頭十分常見,在全盛時期,台灣銀樓密度可是相當高的,短短一條街就有60多間,雖然現在銀樓密度減少了,平時看起來也十分冷清,卻依然屹立不搖。究竟銀樓的背後藏著什麼神祕的經營之道?這涉及到銀樓悠久的歷史背景,以及其獨特的經營模式。由於金管會對黃金的嚴格規定,銀樓也吸引了不少外籍移工前往購買。

就讓房屋貸款知識家來分享給大家,一起探討銀樓的歷史背景、經營模式以及黃金的相關法規,一起揭開銀樓的神秘面紗。

 

探秘台灣銀樓歷史,昔日的輝煌歲月

銀樓在台灣有著悠久的歷史背景。早在80年代末,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因為當時理財觀念保守,且投資工具有限,所以當時的民眾,身邊有小錢就來銀樓買個一、二兩黃金當積蓄。在婚嫁慶典舉辦前,也會有許多人造訪銀樓,選購結婚用黃金飾品。當年的台南的西門路二段附近,更是聚集了60多家銀樓,密度之高可謂台南之冠,成為當地著名的銀樓街。雖然現在銀樓的密度隨著時代變遷而減少,但輝煌的銀樓歷史仍然見證了台灣人對黃金的喜愛。

 

移工搶著買?解密銀樓如何獲得穩健盈利!

許多人好奇銀樓如何獲益。其實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是銀樓穩定盈利的重要因素,過去50年間,黃金價格漲幅高達50倍,且銀樓也會收購各種金飾,包括顧客結婚後賣回變現的金飾等等,賺取差價。

台灣的黃金規範也是銀樓經營的一大優勢,根據金管會規定,黃金純度必須達到99.99純金,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規範更為嚴格。像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規範的黃金純度就只有99.95,也因此許多外籍移工喜歡在台灣購買金飾或金塊,再寄回自己的國家,或到趁著到台灣旅遊時購買金飾帶回家。這種針對黃金品質的嚴格規範,使得台灣銀樓在國內外市場上擁有優勢,吸引更多顧客的關注與購買。

 

超冷清卻不會倒!銀樓發展電商提供多元服務

儘管銀樓店面平時看似冷清,其實他們擁有一批固定的熟客。且這些熟客通常不會在店面內逗留,而是透過電話告知他們所需的黃金飾品種類、數量等,然後再前往店內付款換取黃金。也有不少人會帶損毀的黃金,K金,白金,銀飾品前往銀樓維修或翻造,或是租借飾品。例如,租借結婚所需的金飾、珠寶等等。

且現代有許多銀樓也開始轉型經營電商,並提供多元服務,也會透過直播增加知名度。有了線上購買管道,民眾除了可以到門市挑選之外,也能在網路上選購飾品。許多銀樓會在電商平台推出限定款飾品,甚至還提供幫飾品「過香爐」等服務,吸引民眾購買。因此店內雖看似沉寂,實際上還是有許多熟客、外籍移工、線上顧客會在銀樓消費,獲益也不少,更不用擔心會倒閉囉!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