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盛大舉辦《帶路倡議》十週年峰會,與中國經貿密切合作的各國代表紛紛參與,並與習近平、王毅等高層對話;峰會期間,官媒及社群媒體紛紛歌頌習近平這項「偉大政策」讓中國獲得前所未有的尊重。乍看之下,中共透過一帶一路成功吸引亞洲、非洲眾多國家的支持,進而形塑一股足以抗衡歐美的區域新勢力,然而若深究一帶一路的本質,就會發現它並未我們想像中的牢不可摧。

簡單來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外「大撒幣」的政策,藉由大量資金協助各國基建,順勢拉攏成員國加入其陣營。目前已有152個會員國及32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其中除了日本、印度、巴西等大國未加入倡議,全球已有超過半數的國家為會員國,顯示僅在短短10年內,中國便將其經濟影響力大幅拓展至世界各地,進而壯大國際社會的話語權;而從吉布地軍港、斯里蘭卡赫班托達港,乃至印尼雅萬高鐵等各國重大建設,皆有中國軍隊與資本在當地活動的蹤跡。

對於從一帶一路當中受益的國家而言,中國是協助脫貧與經濟發展的救星,因此多對中共百依百順並為其發聲。這樣的國際關係,令人想到中國古代的「朝貢制度」,當時東亞各國向中原王朝獻出自身的珍貴物品以換取庇護,逐漸在東亞形成了以中國為首的政治秩序,然而跟過往不同的是,中國係透過資金滲透各國,漸而掌控當地經濟與戰略要地。從表面上看起來,中國不惜冒著承擔呆帳的風險也要投資各國是相當不合常理的做法,但對習近平而言,「超越美國、稱霸全球」是其終極目標,無論透過何種手段,只要能削減歐美在全球各地的勢力,就離打敗美國的目標更近一步。

歐美各國的結盟,大多基於平等地位,且講求互信與具備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觀;然而中國、俄羅斯等專制國家,則多透過金錢利誘、武力脅迫等方式結交盟友,當中較弱小的盟國往往會遭到強勢的專制國家壓迫以致難以脫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那些不斷向中國伸手要錢的國家們,除了面對債台高築困境,更不得不將高經濟或高戰略價值的地區或產業讓給中國,幾乎等同於跟中共簽下了不平等條約,長久下來終將變作傀儡而後悔莫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