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市場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玉米進口的來源逐漸從美國轉向巴西。這對台灣,尤其是與玉米相關的產業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背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近來呈現下跌趨勢,這已是近3年來的最低點。此下跌原因包含美國玉米2023-2024年度可能會有大豐收,以及中國開始大量購入巴西玉米,導致美國玉米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受到壓迫。
根據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的資料,美國玉米進口至中國的量在2023年8月僅為24萬噸,相較於2022年的近150萬噸減少了驚人的83%。與此同時,中國從巴西進口的玉米量卻在同一時間內急遽上升。
為什麼中國會如此轉變策略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巴西玉米因為大豐收而價格更具競爭力。但更重要的,中國希望多元化糧食來源以確保糧食安全。對於長期對立的美國,以及受到俄羅斯威脅的烏克蘭,中國選擇減少對這兩國的糧食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這現象與10年前中國從美國轉向巴西作為主要的大豆供應國非常相似。這讓人不禁思考,未來玉米市場是否也會呈現相同趨勢?
而對於美國來說,玉米價格的下跌可能會對其內部市場產生一定壓力,尤其是當美國預計在2023-2024年度將達到歷史上第二高的玉米產量時。但有專家指出,由於巴西位於南半球,與美國收穫季節不同,未來巴西玉米出口的壓力可能會逐漸緩解。
回歸台灣的視角,我們該如何看待此一局勢呢? 日本的飼料業大多依賴進口玉米,當全球玉米供應國之間的競爭升溫,導致玉米價格下跌時,日本有機會因此受益。台灣與日本同樣依賴進口的玉米,因此我們也很可能從中獲得優勢,至少在短期內。
但中長期而言,台灣也需留意國際糧食政治動態,尤其在中美之間的角力越來越明顯的時代。多元化糧食進口來源、增強自給自足能力,都應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總結,當全球大國之間的糧食供應策略發生改變時,台灣需要更具前瞻性,確保本國糧食供應不受外部因素太大影響,同時也能在全球糧食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