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台灣時間凌晨一點,iphone 15盛大發表,並且於9/22在台灣開賣,今年iphone 15系列皆使用動態島設計,且將lightening 接口更換為 USBC,相機方面也有所升級,看似將迎來一波換機潮,然而近日關於iphone15 過熱的新聞卻層出不窮,究竟其中出了什麼問題?

  在發表會中,官方宣稱相比於A16,A17 pro 在CPU性能提升10%,GPU則有20% 的提升,但A17 pro 卻因為過熱降頻的因素導致性能不如預期。根據「級客灣Geekerwan」先前發布的測試影片,雖然在一開始A17 pro 確實相較於A16 有接近10% 的性能提升,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A17 pro 的性能卻因功耗過高而降頻,導致與A16性能幾乎一致,難道手機的性能已經到達瓶頸了嗎?

  科技起源於人類的慾望,現代人為了在手機上遊玩大型遊戲或從事複雜的應用,對於性能的追求從未停歇,然而追求性能的代價便是更高的功耗,加上手機的散熱空間有限,即使能耗比已隨著製程的優化而有所提升,仍然無法解決這「燙手山芋」。

  但我們就因此斷言手機發展以達瓶頸了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對於大部分使用者而言並不需要如此高的性能,反而相機顯得更為重要。現今蘋果在發表會上除了展示晶片性能的提升之外,相機功能反而成為最主要的內容,除了推出新鏡頭外,蘋果更利用神經網路運算將成像優化。此外,iOS更是許多消費者購買iPhone 的主要因素。

  筆者認為未來手機的發展將更加著墨於使用者的日常體驗,更人性化的操作介面,甚至是健康相關的功能或許才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