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擁有豐沛水資源的四川省就面臨著異常高溫的衝擊,導致缺水缺電問題十分嚴峻。這使得四川不僅無法向其他省份提供足夠的能源,甚至需要依賴外地調度電力來滿足需求。近期,《四川日報》報導了今年夏季由於氣溫持續走高,用電量大幅攀升的情況。為因應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宣布取消往年豐水期實施的「用電優惠返還政策」,同時,四川當地的自來水公司還頒布了限水令,建議民眾每月洗澡次數以「2-4次」為宜。
而更令人感到憂慮的是,中國即將於7月底舉辦「成都世大運」,這必然會加重四川的用電壓力,加上官方已經宣布將全力保障世大運的供水供電,但這可能會進一步限制當地民眾的民生用水和用電需求,試問這樣建築在犧牲人民民生的世大運,對中國成都百姓是福是禍?
成都世大運,又稱為2021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本應於2年前舉辦,卻因新冠疫情影響而延遲到了今年。由於世大運為國際級盛會,加上中國又極度重視「面子工程」,絕對無法容忍活動失敗使其淪為笑柄,故應會使用強硬手段確保所需資源充足。雖說政府盡心辦好一場國際賽事能夠提升該國的形象,對人民也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中國,中國常常為了達到某項成就,犧牲多名弱勢百姓之權益,又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等名義要求百姓「曉以大義」,不得有任何抱怨,否則就是「不愛國」的表現。
中國總愛大肆宣傳自身政績,卻禁止自家民眾與其他國家批判其缺點,以致弊病叢生;而當局在決策過程中,往往忽略與地方民眾溝通的過程,僅一味以公權力威逼民眾聽從。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極權國家的辦事效率極高,然而對於被犧牲權益的百姓而言,那些光鮮亮麗的國家級盛事,只不過是讓生計更加艱難的痛苦來源罷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