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遽變化的今日社會,為培育孩子(指未來世代)作為「永續發展社會創造者」的資質及能力,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科學部)中央教育審議會(中教審)於2021年1月26日提出建構「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諮詢報告書;以「啟發所有孩子的可能性(潛力),實現個別優化學習(individual optimization learning)及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方式」為主軸,期冀持續推動新學習指導要領(新課綱)實現2020年代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目標、課題及方向等摘要如下)

一、旨趣

當今是充滿流動易變、不穩定、錯綜複雜及模糊不清等難以預測的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及Ambiguity)時代,以「確實推動新學習指導要領」及「靈活運用資訊通訊科技(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達成培育孩子的資質及能力之目標。

所謂「日本型學校教育」,係指一體性培育孩子「智、德、體」的學校教育。進而以日本學校教育迄今承擔的角色及發揮的成果為基,引導新的教育改革動向;此一2020 年代所要實現的學校教育定義為「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

二、今後應該培育的資質及能力

「超智慧社會5.0(Society 5.0)」正在加速發展,今後必須培育孩子具備以下資質及能力:

(一)每一個孩子都能認識自己的優點及可能性,同時尊重所有他人作為有存在的價值性。

(二)與多樣多元的人群協同合作,跨越各式各樣的社會變化,開拓豐富多彩人生,成為永續發展社會的創造者。

三、日本型學校教育的成果及課題

主要成果有(一)國際性頂尖的學力、(二)學力城鄉落差縮小及(三)高度的規範意識及道德心;同時面臨著(一)孩子的多樣化、(二)孩子學習意願低落、(三)教師長時間工作的疲憊感、(四)資訊化加速發展的應對落後、(五)少子女化及高齡化、人口減少的影響及(六)應對新冠疫情等傳染病毒等挑戰課題。

其中,在新冠疫情確診蔓延下,因為學校斷然採取「長期間臨時停課」等措施,使得社會再度認識到學校具有(一)確保學習機會及學力、(二)確保全人格發展及成長及(三)確保身心健康(聯結安全安心的居留場所及安全網)等重要角色。

四、日本型學校教育的新動向

以承繼及發揚日本型學校教育既有成果的新時代學校教育為目標;新動向有(一)全面性推展新學習指導要領(每10年修正1次);國小於2020年及國中於2021年全面實施,高中於2022年起依年度序實施、(二)改革學校工作型態;徹底管理工作時間、明確及精簡業務、改善教職員額編制及擴充專職人員等及(三)落實執行2019 年啟動GIGA(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學校構想(GIGA School Concept)的孩子1人1電腦)指導體制。

五、實現目標的方向

(一)孩子的學習:充實運用「個別優化學習」及「協同學習」的一體性組合,在各個學校階段實現各個階段目標的學習方式。

(二)教職員的態度:教職生涯持續學習積極接納環境的變化。作為教師應該最大限度承擔啟發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角色,培養具備輔助及伴同孩子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三)學校營造支持孩子學習及教師的教育環境:充實改善ICT環境促進輔導體制、提升校務效率化等及在人口減少區域實現具有吸引力的教育環境。

有關「個別優化學習」及「協同學習」為主軸的具體方向:

(一)提升學校教育品質、多元化及包容性等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二)實現聯協合作及分工負責等學校管理。

(三)實現既有實施成果與ICT的最佳結合。

(四)適當運用履修主義(Course Principle)及學得原則(Acquisitionism)的組合學習。

(五)確保超越傳染病毒(新冠疫情等)及諸災害等學習方式。

(六)在社會結構變化中持續實現具有吸引力的學校教育。

儘管臺日社會發展及教育結構有所差異,「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值得臺灣學習的發展內涵有三:

一、持續提升新學習指導要領中強調的「主體性、對話性深入學習」,深化詮釋一體化全人格教育的日本型學校教育成果,並因應孩子多元化及社會5.0等,追求「個別優化學習」及「協同學習」、有效運用ICT等科技及確立少人數指導體制等教育大轉換,定位作為令和時代的學習發展型教育。

二、強化新冠疫情確疹顯露學校教育運用ICT的脆弱性。依據2019年12月13日推動的GIGA學校構想,教育領域的「1人1電腦」等ICT化是預定2023年達成目標的5年計畫;鑒於2020年4月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學校持續停課狀態,在巨額追加經費預算下提前於2020年度(2021年4月止)完成。進一步充實改善ICT環境及靈活運用ICT提升學校教育品質、教師資質及能力。

三、「個別優化學習」及「協同學習」同列學習方式主軸。「個別優化學習」包含「指導個別化」及「學習特性化」,係深化「個別化學習」的2.0版。「協同學習」雖然是以教室內學習作為前提,其特點在強化探索學習及體驗活動等,較主體性、對話性學習更可能深入聯結社會及生涯發展,成為拓廣孩子與區域社會的關係、並觸及於職歷及人生構圖等的學習型態;其背後實隱藏著經濟界培育人才的社會期待及教育目的等重要因素

所謂「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具有2項特別意涵。其一,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諮詢報告書多以「新時代」、「21世紀」等呈現,也未曾使用「昭和」、「平成」等年號。基於進入令和時代(2019年起)面臨的空前社會變化及挑戰等背景,今後教育展望與「昭和」、「平成」有區隔的必要性。

其二,特別以「日本型」為記,顯示日本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復興及高度經濟成長為基礎的教育觀作為背景,強調「日本型」係基於誕生時代社會背景的必要性。另一層意義,就是凸顯日本與歐美的區別,持續評價日本教育制度、特徵及目標。

日本是一個嚴謹擬訂政策的國家;教育政策推動以思考國家社會結構變革為基軸,因應國際變化,依據提議、諮詢、研議、制定等規劃,形成政策執行的一致性及持續性,得以建構日本型學校教育特色。

臺灣教育體制過度集中於升學(入學考試)制度;即「升學」作為教育改革核心形成「升學主導型教育」。108新課綱(12年國教課程綱要)不意外地使得未來升高中及大學入學考試陷入製作學習歷程及素養導向評量等另一個升學漩渦。

一個國家缺乏自我學校教育內涵,過度昧於吸歐納美多元因素及追求升學的教育思維,實難以建構主體型學校教育。

臺灣型學校教育是甚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