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政治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卻仍以各種方式積極拉攏台灣民眾,近期廈門大學公布中國大陸各省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大學數量,總共有橫跨27個省市的412所大學參與招生,其中「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校與一流學科建設)共有135所,佔總數的32.77%;而我國採認的155所大陸大學當中,又有141所招收台灣應屆高中畢業生。從以上數據可得知,今年中國開放給台灣的大學生名額大幅上升,吸引人才的企圖顯而易見。
然而中國大陸青年似乎對此不以為意,因為中共花費大筆公帑培養臺籍人士,另一方面卻未能有效解決大陸長期經濟蕭條的問題。今年中國財政部發布的地方政府發行債券與財務餘額情況報告顯示,各省的舉債建設居高不下,目前山東、廣東、四川、河北、福建等省的舉債已超過千億元;報導指出,由於經濟趨緩、壓力持續、賣地收入亦不如預期,導致地方財政收入普遍不佳,因此紛紛大幅舉債以嘗試穩定經濟,這也凸顯在疫情趨緩後,中國的經濟尚未出現大幅度的增長,低薪、高失業率的問題依舊嚴峻。
最近大陸各省青年接二連三跳樓輕生的消息頻傳,顯示挽救中國經濟問題一事刻不容緩。中共官員此時理應以解決大陸青年就業問題為第一優先,而非一味地拿著人民的血汗錢吸引臺灣人才赴陸發展,僅為了滿足領導人不切實際的統一大業,如此的舉動看在那些費盡心力擠進北大與清大等名校、畢業後卻仍要面對低薪過勞996的大陸青年們眼中,恐怕內心真不是滋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