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未來,不能只單純從台灣的角度來思考,而是必須放在全球霸權爭奪的架構下,才看得清楚。那就進一步引申出一個問題,現在是那兩個霸權集團在爭奪全球霸權?為什麼是兩個,而不是三個,四個或更多呢?因為從二戰後的冷戰格局,雖因蘇聯解體而驅緩,但從來不曾消失,問題只在於何者來填補蘇聯解體後的另一極權力空間。美國雖以「聯中制蘇」的戰略成功瓦解蘇聯,但並沒有能力進一步建立單極的世界。曾經消散的勢力,如今在中共的集結下,已逐步再度凝結於另一極的權力空間。在民族主義的大旗下,開啟了挑戰美國為首的另一極霸權。俄羅斯侵烏就是霸權挑戰賽的第一回合,中共沒有理由不挺俄,因為第一回合輸了,它的第二回合會打得很辛苦!「統一台灣」只是這個霸權挑戰美國,建立單極霸權的墊腳石。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台灣的未來根本就不是台灣能決定的,而是大國博弈(The Great Game)下的棋子。我們所能做的只是選擇要成為那一方的棋子,絕對不是政治人物逞一時之勇喊出「不做強國的棋子」就能升格為棋手。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棋手是台灣當得起的嗎?我不是看衰台灣,而是希望我們要認清自己在國際政治博弈下應扮演什麼角色,努力扮演好這個角色,這樣才不會淪為大國博弈下的犧牲品。
 
那我們要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把上述冷戰殘餘的兩極簡稱為左右極,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的敗象既已明顯,它應該會從左極的權力核心淡出,中共則逐漸扮演左極的權力核心,其實這個驅勢從中國經濟規模躍升全球第二就已開始,中共的南海擴張、一帶一路、中印邊界衝突、中俄聯盟等都可以看到其民族主義下的帝國擴張戰略,這一切戰略都建立在其經濟基礎上,而其結果就是美歐等右極勢力的疑聚,之後就是美國由貿易戰升格為科技戰,試圖削弱中國的經濟力量。並以結盟的方式策動軍演,試圖圍堵中共。台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毫無選擇的被迫加入美國等右極陣營。
 
對中共等左極陣營,台灣是突破右極陣營的關鍵因素。因為惟有拿下台灣,它才能突破第一島鍊的封鎖,讓解放軍以台灣為基地,直接殺入太平洋與美軍對戰,這樣才有與右極集團一博的實力,尤其在俄羅斯軍力已因烏俄戰爭大幅弱化的情況下。但是,如果以武力強奪,勢必牽動第一島鍊包圍網,在突破第一島鍊前,恐怕就遭受嚴重損失,或許在第二島鍊包圍網中就有可能被完全殲滅。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平統一」台灣,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台灣。這就是為什麼它要花那麼多錢進行認知作戰,培養統派政黨,暗助親中政黨選舉,拉攏民間團體,命令台商收購媒體,統戰台商。所有的做法都是因為台海戰爭對中共造成的損失將大到其無法承受。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能開戰。這就是台灣到處都是紅統內應的原因。
 
因此,中共真的希望「和統」台灣,放在中共對美國霸權挑戰的格局下來看,也不得不然。如果對台動武,恐怕還沒突破第一島鍊就懨懨一息了!怎麼爬起來挑戰美帝霸權。換句話說,中共「和平統一」台灣只是其挑戰美帝霸權的大戰略中之一環,並非其所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人原只把這句話當笑話,但講久了,有許多人也許會當真)。事實上,中共一直到1978年的憲法中才出現這句笑話。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說,除非萬不得已,內外交逼,中共絕對不會武統台灣。因為拿下台灣並非它的終點,而是其挑戰美帝霸權的起點。而武統台灣可能讓中共在這個起點就趴下,它再笨也只把這當作最後的手段。更何況中共在認知做戰無往不利,而真正的戰爭從沒贏過,又缺乏像美軍那樣的實戰經驗,絕對不會一開始就選擇硬碰硬的全面開戰,而會打打停停,以談判取代實戰。
 
因為「台灣關係法」的防衛範圍不包括金門和馬祖,我很擔心中共先攻佔金門和馬祖,扣押當地台灣人,再逼台灣政府和談。打打談談才是它最厲害的地方,它的目的就是要以最小代價奪取台灣,最好和平統一,才能與美軍一搏,這就是中共「和平統一」台灣的真正意圖。可是我們如果中計,就變成攻打美軍的最前線!只要我們堅持拒絕「和平統一」,即使中共要武統侵台,也還會仔細斟酌一番。就算真的開戰,台灣也絕不會孤軍奮戰。就算真的孤軍奮戰,也不得不應戰到底,因為這裏是我們自己的家園。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