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疫情趨緩,民生經濟復甦,政府接連有許多重大政策公布,像是普發現金6000元、視疫情狀況室內即將免戴口罩,以及最快3月即將實施的確診免居隔等政策。這些重要政策,對於台灣人來說很重要,但也請記得要用「他們的語言」說給新住民聽。
目前台灣的新住民人數已逾57萬人,比花蓮與台東的人口加起來還多,來自各個國家的新住民生活在台灣的各個地方、階層,他們與台灣人一樣在這片土地上打拚、生活。台灣在過去這兩年,歷經COVID-19疫情、非洲豬瘟,在台灣的新住民朋友也在這兩年中深刻感覺到,作為非中文母語使用者,獲得資訊的不易。
在非洲豬瘟期間,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新住民從母國攜帶豬肉製品入境遭罰款等新聞,在訕笑與指責之餘,是否想過新住民之所以誤踩法律的紅線,一部分是因為資訊上的落差。這些資訊應該怎麼傳播給真正需要知道的人?
其實重大政策分屬各個單位,但目前卻只有勞動力發展署針對「移工」來散播多國語言的資訊,近期多半是針對逃逸移工的自首宣傳圖卡。但是新住民是真實且長久要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固然勞發署有製作多語圖卡且有宣傳管道,但內容始終跟新住民的需求相去甚遠。重大政策有許多關乎民生權益,要求勞發署的多語管道來宣傳各部會的政策也許緣木求魚,但不希望因為資訊上的落差,讓新住民喪失應有的權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