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張瑜庭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張瑜庭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向黑洞發出挑戰信的蔡培慧新住民政策

    2023.02.25 | 09:08

    在地方選舉中,新住民政策常常被當成「雞肋政策」,總是看到一些候選人提出華而不實或是毫無內容的敷衍政見,像是「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幫助建立新住民樂活家庭」等,感覺描繪了新住民政見的偉大願景,實際上卻不痛不癢,什麼具體方案都沒有提出。新住民政策,應該要最貼近他們的需求,新住民的多重身分也應該被提出來討論,在家庭內同時是媽媽/爸爸的身分,也同時是妻子/丈夫的身分,在家庭之外可能就是勞動者或是創業者。在這次南投補選中,蔡培慧提出一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政見「依親打工」,點出南投目前農業缺工的問題,已然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蔡培慧認為在配套措施做好後,應適度開放短期依親打工,兼顧新住民親情與緩解農村季節性缺工問題。南投的國民黨籍政治人物不乏回應農業缺工的問題,除了劍指中央訴求加速引進合法農業移工之外,似乎就沒有其他方案。 當「依親打工」這個議題在蔡培慧的「新住民政策」中提出,可以說是正式掀開南投現下的農業缺工黑洞問題,進而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事實上,跟隨新住民依親在台來協助農務的外籍人士,已經扛起農村中部分的缺工網絡,代表蔡培慧不只知道農業缺工的病兆,更直接提出解決方案,這才叫接地氣符合在地的新住民政策。
  • 投書 沒有哪一種語言比較高級 母語教師要加薪

    2023.02.21 | 12:01

    去年年中開始,本土語言全面納入國中、小和高中的必修課程,本土語言包含原住民族語文、客語文、閩南語文及閩東語文、新住民語(包含越南語、泰語、印尼語、菲律賓語、緬甸語)等。至此本土語言的師資、培力、薪資、福利條件都成為關心母語教育的議題。對比教育部推動的「高級中等學校引進外籍英文教師計畫」,每位外師月薪至少6萬元,最高可達8萬8千多元。兩相比較之下,外師與母語教師的鐘點費差距甚大,本土語言教師高中每節420元、國中每節378元、國小每節336元。依規定,母語教師在同所學校,每周教學時數最多只能20節,扣除寒暑假沒有上課,平均月薪可能不到2萬元,有很多母語教師想領到基本工資,就必須要在不同學校間兼課奔波。母語教師並不是隨便就可以錄用,必須經過語言認證後才能任教,是高度專業人員,但其鐘點費從2006年至去年只調整過一次,幅度只有20元,母語教師的待遇不佳,不僅導致投入意願低落,也嚴重影響母語教育推動。有很多母語教師對於這樣的酬勞感到不平,一樣都是語言的學習,薪資為什麼差距那麼多?教英文的老師與教越南文的老師薪資差距怎麼會這麼大?今天是世界母語日,除了對投身母語教育的人員感到敬佩,更呼籲母語教師應該要得到合理的報酬,母語教育才會走得長遠。 
  • 投書 重大政策發布,請用「他們的語言」說給新住民聽

    2023.02.17 | 17:06

    近日來疫情趨緩,民生經濟復甦,政府接連有許多重大政策公布,像是普發現金6000元、視疫情狀況室內即將免戴口罩,以及最快3月即將實施的確診免居隔等政策。這些重要政策,對於台灣人來說很重要,但也請記得要用「他們的語言」說給新住民聽。 目前台灣的新住民人數已逾57萬人,比花蓮與台東的人口加起來還多,來自各個國家的新住民生活在台灣的各個地方、階層,他們與台灣人一樣在這片土地上打拚、生活。台灣在過去這兩年,歷經COVID-19疫情、非洲豬瘟,在台灣的新住民朋友也在這兩年中深刻感覺到,作為非中文母語使用者,獲得資訊的不易。  在非洲豬瘟期間,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新住民從母國攜帶豬肉製品入境遭罰款等新聞,在訕笑與指責之餘,是否想過新住民之所以誤踩法律的紅線,一部分是因為資訊上的落差。這些資訊應該怎麼傳播給真正需要知道的人?其實重大政策分屬各個單位,但目前卻只有勞動力發展署針對「移工」來散播多國語言的資訊,近期多半是針對逃逸移工的自首宣傳圖卡。但是新住民是真實且長久要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固然勞發署有製作多語圖卡且有宣傳管道,但內容始終跟新住民的需求相去甚遠。重大政策有許多關乎民生權益,要求勞發署的多語管道來宣傳各部會的政策也許緣木求魚,但不希望因為資訊上的落差,讓新住民喪失應有的權益。